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倘若你能給你的屬下提供一個好乘涼的地方,那么你的屬下將會由于你的施恩而“報效”于你。
在領(lǐng)導者眼中,你既是“頭頭”,你的下屬犯錯,即等于是你的錯,起碼你是犯了監(jiān)督不力或用人不當?shù)腻e誤。
所以下屬闖禍,請你冷靜檢討一下自己,如果完全是因為下屬自己的疏忽,可把他叫到跟前來,冷靜地向他分析整件事情,告訴他錯在什么地方,最后重申你的宗旨–要每一個下屬做事全力以赴,并冷靜地處理事情,但你永遠是他們的后衛(wèi)。
要是下屬犯錯,你也有間接表現(xiàn),就請你與下屬單獨會面時,將事情弄清楚,不是叫你認錯,而是一起去研討犯錯的前因后果,并鼓勵下屬以后多多與磋商。
無論成因是哪一種,也請切忌向下屬大發(fā)雷霆,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前。你尊重對方,下屬才會更內(nèi)疚,更敢于正視問題。避免了日后跟你鬧情緒。
還有,在你的上司面前,只顧推卸責任,這只會令上司反感。你應該有領(lǐng)導者的風度–與下屬一起承認過錯。另一方面,即使有其他人諸多是非,你仍應站在下屬一邊,替他擋駕。
不過,擋駕也不能毫無原則。比如:
一位客戶向你投訴,你的某下屬十分無禮,又欠缺責任感,教他怪不好受。你要做的是,立刻替下屬道歉:“對不起,他可能只是無心之失,平日他的表現(xiàn)不是這樣的。保證以后不會有這類事情發(fā)生,請你多多包涵。”下屬做事不力,你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將客戶的怒火平抑了,事情卻仍未擺平,你必須有所行動。然而,立刻找來下屬責備一番,是最不明智之舉,應該先靜靜地對事情進行了解。例如,下屬平日待人是否也是一派傲氣?處事是否馬虎隨便?
如果答案為否定的,那么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客戶咄咄逼人,二是下屬偶爾情緒欠佳。不妨提醒一下下屬,請注意情緒起伏,或者不了了之也沒大問題。
相反,事情如果屬實的話,即是說下屬的確經(jīng)常得罪客戶,你也必須找下屬來傾談一下。告訴他有客戶投訴其工作態(tài)度,而你已你為道歉,并予以訓誨,請他謹記“工作第一,客戶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