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新聞 > 徠卡顯微系統(tǒng)帶您走進中科院金屬研究所

徠卡顯微系統(tǒng)帶您走進中科院金屬研究所

瀏覽次數:431 發(fā)布日期:2020-8-11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創(chuàng)建于 1953 年;1982 年,成立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1999 年,原金屬研究所與原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整合,成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東北高性能材料研究發(fā)展基地”。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主要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包括納米尺度下超高性能材料的設計與制備、耐苛刻環(huán)境超級結構材料、金屬材料失效機理與防護技術、材料制備加工技術、基于計算的材料與工藝設計、新型能源材料與生物材料等。
 
金屬研究所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著服務國家,培訓發(fā)展的理念,引領中國的納米金屬、新型納米功能材料學科的原創(chuàng)科研,進行人才的培育。截至2014年底,金屬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員1700余人;共有儀器設備109臺套,總價值達1.26億元;建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聯(lián)合)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中心;共有在學研究生715人(其中碩士生302人、博士生413人)。

這么多驚人的數字,您是不是也很好奇,里面究竟有哪些儀器在服務我們這些科學研究者呢?跟隨小編的腳步,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樣品制備技術組
劉曉光老師向徠卡人員介紹設備情況:3 臺徠卡 RES 離子減薄儀。
 
劉曉光老師查看實驗記錄本,介紹設備使用情況。單一臺離子減薄儀,全年工作時間約在 4700 小時,服務 663 人次。實驗室所有徠卡電鏡制樣設備平均工作 10 小時每天。


劉曉光老師介紹:很多精細微小的電鏡樣品使用徠卡 EM TXP 精研一體機的機械研磨非常方便。
 


技術支撐部
張磊主任向徠卡人員介紹儀器平臺掃描電鏡,透射電鏡,X 射線,雙束等各類分析儀器。張主任介紹,他們平臺的球差透射電鏡,一臺一年的工作機時也有 4800 小時,所以平臺電鏡對制樣需求非常大。
電鏡室大屏幕實時顯示電鏡圖像。

張磊主任向徠卡顯微系統(tǒng)中國總經理陳淮先生介紹老前輩郭可信先生的杰出代表性工作“中國相”。
 
1985 年,郭可信先生領導的研究組發(fā)現五重旋轉對稱和 Ti - Ni - V 二十面體準晶,在國際學術界產生重要影響并獲得高度評價,被稱為“中國相”,并于 1987 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自成立以來,獲得國內國際科技獎項眾多,數不勝數,不愧為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技發(fā)展的搖籃之一。能夠與如此優(yōu)秀的實驗室合作,是徠卡的榮幸,就讓徠卡成為電鏡制樣實驗室的利器,助力材料研究事業(yè),推動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步伐。
相關公司:徠卡顯微系統(tǒng)(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6307761
E-mail:lmscn.customers@leica-microsystems.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