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講座 > PerkinElmer攜Bio-Techne邀您參加類器官實操研討會

PerkinElmer攜Bio-Techne邀您參加類器官實操研討會

瀏覽次數:3780 發(fā)布日期:2021-11-4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腫瘤類器官 | 類器官實操研討會邀請函
 
人類與腫瘤的博弈仿佛一場漫長的影片,培養(yǎng)模型也經歷從傳統(tǒng)2D到新興3D的轉變。其中,3D培養(yǎng)可以更好地還原出腫瘤的生理特征,重現(xiàn)免疫細胞與腫瘤細胞的相互作用,即反映真實的腫瘤微環(huán)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
 
兩大模型:球狀體和類器官
 
常見的3D培養(yǎng)模型為球狀體和類器官,前者是單細胞群的細胞簇或者聚集體,或不同細胞的混合體,結構相對簡單。球狀體主要體現(xiàn)出腫瘤細胞間在三維環(huán)境下的梯度滲透、腫瘤內部缺氧和壞死等,可以作為一種高通量的藥物篩選工具。
 

 
而類器官(單一種類或多種細胞組成)可以體外展現(xiàn)真實器官的三維構造,體現(xiàn)更多的生理功能。正如Hans Clevers教授曾經介紹的,其實驗室對150例乳腺癌樣本進行研究(其中利用包埋法成功培養(yǎng)出95例類器官),通過NGS數據分析表明類器官較好地保留了原腫瘤的CNV和SNV特征。針對乳腺癌診斷常用的指標(ER、PR、HER2)進行的免疫組化鑒定結果也與原腫瘤一樣。正因如此,作者使用HER2信號通路相關的藥物進行了小鼠體內和類器官體外用藥,發(fā)現(xiàn)結果也具有高度一致性[1]。
 

 
TME研究,如何構建3D模型?
 
不論是腫瘤來源的球狀體還是類器官,都可以用于研究TME。主要分為組合TME模型和天然TME模型兩種,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向培養(yǎng)的腫瘤類器官中添加免疫細胞,后者是直接培養(yǎng)天然的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
 
腫瘤微環(huán)境可以通過兩類方法在類器官中體現(xiàn):組合TME模型和天然TME模型[2]。
 
上述模型中使用的3種TME的3D培養(yǎng)方法分析如下:
 

 
待類器官生長到合適的狀況下,進行藥物處理。利用自動化移液分液設備進行培養(yǎng)基更換,藥物處理。然后利用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tǒng)或者多模式檢測系統(tǒng)進行評價。對于類器官細胞活力檢測,可以通過多模式檢測系統(tǒng)進行基礎的評價。但是,針對類器官更加有意義的分析,是利用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tǒng)對類器官進行3D共聚焦成像,并結合分析軟件在3D層面上對類器官進行分析,可以從形態(tài)上反映出藥物的作用,而且可以詳細觀察類器官不同位置組織對藥物的反映。如下圖所示,可以評價藥物處理后,最右側3D微組織內側部缺氧部分對藥物敏感性有差異。
 

 
同時可以進行3D重建,觀察類器官中每個細胞的特性。
 

 
以禮來公司為例,建立了病人來源的腸癌類器官,并且利用高內涵共聚焦成像功能進行檢測分析。從而開展后續(xù)藥物的高通量篩選工作,見下圖。(Boehnke K, Iversen PW et al. Assay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Platform for Three-Dimensional Patient-Derived Colon Cancer Organoid Cultures.[J]. J Biomol Screen. 2016 Oct;21(9):931-41.)
 

 
類器官實操研討會,值得期待!
 
如何讓你的腫瘤類器官研究更順利?PerkinElmer聯(lián)袂Bio-Techne,即將于11月6日在杭州舉辦類器官實操研討會,我們將特別邀請浙江大學的蔣明教授介紹3D類器官的發(fā)展和應用,以及浙江大學第一醫(yī)院的何康信博士介紹類器官在轉化醫(yī)學中的應用和實操經驗分享(有操作視頻介紹喲。。。
 
同時,您會了解到Bio-Techne提供的3D培養(yǎng)和類器官研究整體解決方案、PerkinElmer的類器官智能表型篩選方案和類器官活性檢測系統(tǒng)可以對3D培養(yǎng)物的多項生理學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廣泛用于藥物篩選、疾病研究等多個領域。
 
如何報名參加?
 
掃描如下二維碼,即可報名參加本次實操研討會,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滿額即止!
 
注意:本次研討會將在線上線下同時舉行,具體安排視杭州當地防疫政策所定。
 

 
時間:2021年11月6日
地點:杭州(詳細地址另行通知)
報名截止時間:11月5日(培訓地點和鏈接將郵件發(fā)送給報名成功的客戶)
 
培訓班日程(以培訓現(xiàn)場為準):
 
時間
主題
單位
8:45-9:15
簽到
 
_
9:15-9:30
Opening
 
_
9:30-10:00
Bio-Techne類器官解決方案
鄭曉業(yè)
Bio-Techne產品經理
10:00-10:45
3D類器官的發(fā)展和應用
蔣明
浙江大學
10:45-11:00
Tea Break(含合影)
 
_
11:00-12:30
類器官在轉化醫(yī)學中的應用和實操經驗分享(含視頻)
何康信
浙大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12:30-14:00
午餐
 
_
14:00-15:00
BME001和收獲液實操
鄭曉業(yè)&劉楊
Bio-Techne 產品經理
15:00-15:45
類器官染色、鑒定以及透化
劉楊
Bio-Techne產品專員
15:45-16:45
類器官拍攝和分析方案介紹
劉文苑
PerkinElmer市場開發(fā)經理
16:45-17:15
類器官活性檢測報告
黃曄
PerkinElmer產品專家
17:15-17:30
Closing
 
_
 
培訓班活動說明
 
1. 本次培訓全程免費,提供午餐。其余食宿自理;
2. 注冊申請后,Bio-Techne將會與您取得聯(lián)系,確認參加信息,請如實填寫報名信息;
3. 如您成功入選并確認參加,請按時到場,我們每一個名額都來之不易;
4. 關于本次活動,如有任何問題,歡迎咨詢Bio-Techne中國市場部,電話:021-52380373;
本次活動僅限中國大陸。
 
參考文獻
 
1.Norman Sachs, et al. A Living Biobank of Breast Cancer Organoids Captures Disease Heterogeneity. Cell. 2018 Jan 11;172(1-2):373-386.e10.
2.Kanako Yuki, et al. Organoid Models of Tumor Immunology. Trends Immunol. 2020 Aug;41(8):652-664.
相關公司:瑞孚迪(Revvity)
聯(lián)系電話:021-60645803
E-mail:gc.marcom@revvity.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