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模講座:行為學在神經科學相關疾病藥效研究中應用
瀏覽次數(shù):1752 發(fā)布日期:2022-10-27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人類社會正在逐步邁入老齡化時代,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fā)病率隨壽命延長而快速增長。另一方面,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焦慮、抑郁等精神類疾病已成為巨大的社會問題。近年,隨著各種技術的創(chuàng)新,神經科學作為一門多領域交叉的復雜學科正在突飛猛進地發(fā)展。國家科技部發(fā)布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更是使神經科學及神經精神疾病的研究成為熱點方向。
動物不會說話,無法親口告訴你它們是否記得剛剛發(fā)生的事,也不能表達它們此刻的心情,因此對動物行為的觀察和研究,作為神經系統(tǒng)的最終輸出,無論在神經機制的研究,還是在神經或精神疾病的藥效研究中,都是關鍵的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利用適當?shù)男袨閷W方法與技術,對基因修飾小鼠或疾病小鼠模型的運動、認知、情緒、社交傾向等進行檢測,獲得客觀詳實的行為學數(shù)據(jù),已成為神經科學及相關疾病藥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針對基因修飾小鼠和疾病模型小鼠的行為表型分析,南模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部王皓月博士將于10月27日晚7點開展「行為學在神經科學及相關疾病藥效研究中的應用」的線上課程,深度探討行為學研究特征、行為學在神經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等諸多研究問題。
本次公開課在b站直播間內會不定期開展抽獎活動,獎品會在直播時公布。

*此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主題:行為學在神經科學及相關疾病藥效研究中的應用
2. 如何獲得一份好的行為學實驗數(shù)據(jù)

王皓月(Haoyue Wang, Ph.D),2014年于同濟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先后在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在上海科技大學擔任研究助理。研究工作涉及突變小鼠品系表型分析、行為學及神經機制等。
2019年正式加入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建砥石生物(南模生物全資子公司)行為學平臺。

長按二維碼,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