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講座 > Webinar:液閃檢測技術在藥物的不同理念中的應用

Webinar:液閃檢測技術在藥物的不同理念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shù):8622 發(fā)布日期:2019-12-11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化醫(yī)學系列 | 液閃檢測技術在腫瘤藥物治療的不同理念中的應用
 
腫瘤治療藥物的發(fā)現(xiàn)走過了一個曲折的歷程。經歷了最初的低選擇性、高毒性的細胞毒藥物到靶點專一性的化療藥物、乃至近年來的細胞免疫治療的CAR-T的發(fā)現(xiàn)、運用,為眾多的腫瘤患者提供了個性化的、有效的治療方案。檢測-射線的液閃計數(shù)技術在抗腫瘤藥物的篩選、評價以及腫瘤的免疫治療細胞的制備、評價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腫瘤的藥物治療、尤其是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的發(fā)展為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轉化醫(yī)學系列網絡講座
 
講座題目
 
液閃檢測技術在腫瘤藥物治療的不同理念中的應用
 
講座時間
 
2019年12月19日16:00
 
講座形式
 
網絡講座,手機或PC即可參與
(會議鏈接和如下報名鏈接相同)
 
內容簡介
 
本期Webinar邀請到的主講人張洪杰博士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學平臺的同位素實驗技術主管。其負責的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室面向所內、所外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目前實驗室有3H、14C、32P、33P、35S、51Cr、125I等7種核素,經過近幾年的改造、建設,同位素示蹤實驗平臺已經基本形成了放射實驗場所(輻射)清潔、放射操作安全防護配套、放射試劑許可劑量充足、放射廢棄物處理規(guī)范、放射樣品的制樣設備和檢測儀器齊全的開放共享的實驗場所。目前該平臺已助力兩個實驗室在Cell,多個實驗室在nature及其子刊等影響因子大于10的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研究成果。
 
本期講座結合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同位素實驗室完成的實驗結果和文獻中發(fā)表的實驗數(shù)據,介紹抗腫瘤藥物的篩選以及免疫T-細胞的細胞吞噬活性、T-細胞的增殖功能的評價等應用,幫助大家理解液閃分析中的一些關鍵步驟,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主講人簡介
 
張洪杰博士,放射性同位素實驗高級技術主管, 高級工程師,復旦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博士,在生物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從事過多年的研究工作,2012年開始負責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行管理和實驗技術指導,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近幾年已經有20余篇和同位素技術支撐相關的被致謝的文章。
 
掃描二維碼,
 
 
即可預約報名
相關公司:瑞孚迪(Revvity)
聯(lián)系電話:021-60645803
E-mail:gc.marcom@revvity.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