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體視顯微鏡打假
http://www.leica-microsystems.com/science-lab/forensics/genuine-or-fake/
孰真孰假
用體視顯微鏡揭發(fā)造假者
Anja Schué, Dipl. oec.-troph.1 Martin Fischer2
1 徠卡顯微系統(tǒng) 2 德國斯圖加特區(qū)政府,法醫(yī)部
2011 年 8 月 31 日
身份證、駕駛證、出生證明、A-level 證書等等,都成了單獨作案者或犯罪團伙的作案目標,他們通過偽造證件、公文等牟取私利。安全防偽標記越復雜,對專家清晰區(qū)分真假文件的要求就越高。德國斯圖加特區(qū)政府的法醫(yī)部,工作人員使用一臺高端體視顯微鏡追蹤造假者。這臺高端設備每年為區(qū)域警察和檢察官查出的可疑文件數(shù)超過 1200 份。
Martin Fischer 每天清晨來到區(qū)政府辦公桌前,通常就已經(jīng)有若干份可疑身份證等著他過目。這些都是警察夜間巡邏和檢查時沒收的可疑證件,等待著 Fischer 的火眼金睛分辨真?zhèn)。一年前,這名總警司獲得了鑒定造假證書方面的認證專家資格,實現(xiàn)能夠與他的天賦完美匹配的培養(yǎng)目標。
圖 1:對 Martin Fischer — 斯圖加特區(qū)政府文件檢驗的專家鑒定人來說,配備 LED 照明裝置、高清照相機和全高清監(jiān)控器的 Leica M165 C 體視顯微鏡無疑是檢查可疑身份證、簽證和所有類型文件真?zhèn)嗡夭豢缮俚墓ぞ摺?/P> |
|
全方位的技術(shù)競爭優(yōu)勢
“任何文件,不論是在紙上、塑料或金屬材質(zhì)上打印、簽字或蓋章,例如車輛牌照等,這些以獲得授權(quán)或以牟取利益為目標而偽造的物品,都可以交給我,”Fischer 說道!盀闄z測專業(yè)的偽造件,從而為我的評估鑒定提供無懈可擊的證據(jù),我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最新的技術(shù)發(fā)展步伐!彼鯊V,了解所有文件印制技術(shù),從傳統(tǒng)的打印技術(shù)到 RFID 芯片以及最新的身份證安全防偽標記,都不在話下。
圖 2:隨后插入全息圖,在顯微鏡之下可以清晰查看圖像邊緣。 |
|
從泛泛之類到奇怪鮮有的造假案件
全球身份證和駕駛證類案件占據(jù)了他工作量的 80% 左右,接下來是出生證明和國籍證明。但是,也有很多奇怪鮮有的案件!白罱,我收到一份國外歌德學院開出的德國證書需要檢查。另外一項特殊任務是,檢查 A-level 數(shù)學試卷在交卷后是否存在以獲取升學名額為目的而改動的痕跡” Fischer 敘述道。
“但這些都不是最奇怪的,我遇到最蹊蹺的案件是一份塞內(nèi)加爾人的單身證明,這是一張長且窄的紙張,上面的排版是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的。在做出判斷前,我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找出這一類型的文件原本應該是什么樣的!
無論是調(diào)查眾多證書造假案背后的個人故事,或者法庭可能根據(jù) Fischer 報告對被告人做出判決,他始終持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處理案件。“我只在提供結(jié)果之后,才會去了解案件的情況,只有這樣,我才能夠以中立、不偏袒的方式執(zhí)行檢查,”這位專家強調(diào)道。
圖 3:略有凹陷的數(shù)字表明,這是正版凸印。 |
|
造假者 —— 創(chuàng)造性與業(yè)余性并存
即便是 Fischer 這樣從不失手的專家,也會被如今造假者嫻熟和專業(yè)的手段而嘆服。身份證和護照(以及鈔票)都帶有最高級的防偽標記。然而,隨著身份證防偽技術(shù)的進步,造假者也會相應地升級他們的設備,甚至嘗試偽造 RFID 芯片、全息圖和縮微文本,并開始模仿特殊的印刷技術(shù),例如,虹膜或凹版印刷和激光雕刻等。“盡管如此”,F(xiàn)ischer 解釋道,“造假者絕不會均衡掌握所有的安全防偽技術(shù)。他們通常會注重一些特別明顯的特征,并在這些特征上投入大量的技術(shù)和精力,以便完美復制這些明顯特征。
但是,在其他特征方面,他們就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讓我能更輕松地抓住他們。造假者常耍的一個花招是,粘貼正版身份證中的全息圖、芯片或其他部分。通過肉眼或用手去觸摸這些拼貼畫,通常難以發(fā)現(xiàn)端倪,這取決于造假者的技術(shù)。”
圖 4:這個序號是用普通噴墨打印機印上去的,用肉眼無法清晰辨認。 |
|
顯微鏡 —— 最重要的工具
處理每個新案件的第一步,通常都是對文件進行真假分類。如果 Fischer 無法識別文件類型,他就會在數(shù)據(jù)庫中搜索參照樣本。第二步,檢查明顯的處理痕跡。他練就的火眼金睛和強大的觸感,能夠立刻檢查出主要的處理痕跡,比如,印章被擦除、手寫覆蓋數(shù)字,或以外行的方式插入一張新的圖片。再接著,就輪到顯微鏡上場了!叭绻麤]有一臺出色的顯微鏡,我可能無法進行這項工作。大多數(shù)案件都是用顯微鏡來破案的,”Fischer 坦白道。他用的是一臺高性能體視顯微鏡 —— Leica M165 C,這臺顯微鏡變焦范圍:16.5:1,配備 LED 右方向燈、靈活的 LED 光纖光導、移動式旋轉(zhuǎn)臂、一臺高清照相機和一個全高清監(jiān)控器。
圖 5:這個激光雕刻是正版的。實際上,激光將結(jié)構(gòu)深印于材料中。例如,現(xiàn)代身份證所用的塑料上會采用激光雕刻。 |
|
3D 圖像和 LED 照明裝置便于分析
“體視顯微鏡匯聚了出色的照明和 3D 視圖效果,這些對于檢查文件表面結(jié)構(gòu)的最微小細節(jié)是至關重要的。更高超的造假細節(jié),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出來,例如,嘗試模仿激光雕刻、凹印或凸版印刷元素,或者必須后來添加芯片、全息圖或序號等的拼接圖。有些地方,比如,在極小線性印刷模型邊緣、過渡的位置,或造紙纖維方向上,往往存在著偏差,”Fischer 解釋道。
圖 6:正版凹印中,浮雕墨水能夠清晰可見。 |
|
在顯微鏡下搜尋線索
如果只調(diào)換了照片,而且調(diào)換時非常謹慎,那么,排版或數(shù)據(jù)讀出方面不會露出任何破綻。因此,查找線索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顯微鏡了。有時,F(xiàn)ischer 將身份證彎曲,放在桌子邊緣,然后彎下身觀察插入的圖像邊緣。如果他發(fā)現(xiàn)身份證側(cè)面存在撕裂纖維,而該撕裂纖維與圖像后面不對應,那么,答案就非常清晰了。
“一張假圖像仍然是造假者偽造身份證最慣常使用的伎倆,”Fischer 說道!叭绻旒偌夹g(shù)較高的話,搜尋線索絕非易事。因此,我會運用顯微鏡的最高放大倍率進行觀察。對于基礎檢查,20 至 30x 之間的低變焦范圍通常是非常合適的!
除顯微鏡外,F(xiàn)ischer 還會使用其他儀器,例如,為檢查某些安全防偽標記,他會在紫外線或紅外光下檢查墨水或印花染料,或者讀出芯片的個人數(shù)據(jù)。
每項檢查結(jié)束時,F(xiàn)ischer 都會將他的檢查結(jié)果記錄在案。他的評估通常也包含顯微鏡圖像的照片(配備詳細的注解)。“我理所當然會地相當仔細地編寫報告,確保報告中不存在任何未解決的問題,”Fischer 強調(diào)道!拔液苌俦粋鲉咀髯C,向法庭解釋我評估報告的原因!
圖 7a:圖片左側(cè)和下面,可以看到一條手工切割的端口。在這里,正版安全防偽箔被切開,原始圖像被移走。隨后,造假者將不同的圖像插入這些端口內(nèi),并用復合箔進行掩蓋。 |
|
圖 7b:用于突出身份證邊角“造假箔”的微型工具。 |
|
圖 7c:圖像下的安全防偽標記丟失,在本案例中,防偽標記應為黃色字母。此處,原圖像被移走后,身份證紙張受損。 |
|
偽造文件的觀念...
毫無疑問,自正式公文和合同使用以來,違法亂紀之人就心存?zhèn)卧煳募拇跄。君士坦丁獻土,是一份偽造的羅馬皇帝法令,內(nèi)容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將羅馬一帶的土地贈送給羅馬教會和教皇,這份文件被偽造于 8 世紀左右,這份偽造的文件甚至改寫了歐洲的歷史。羅馬教廷借助這份法令,使他們的權(quán)力高于歐洲統(tǒng)治者,在中世紀達到了特定效果。
相傳該文件是在四世紀時由君士坦丁一世發(fā)布的,直到 600 年后,這份法令才被證明是假的。如今,這種規(guī)模的造假是不可能了。但是,一些心有邪念的人仍然依靠造假謀取私利,才讓警察和法庭為打擊此類犯罪而疲于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