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行為學實驗是研究人類發(fā)病機制、評價動物模型造模效果及新藥效果的一種重要實驗手段。成功的動物行為學實驗,不僅需要有合理的實驗設計,還需要有規(guī)劃科學、環(huán)境適宜的實驗室!那么,行為學實驗室該如何布局?結合以往經(jīng)驗,我們總結了實驗室布局中需要著重考慮的8大因素(光照、通風、隔音、溫度、濕度、桌面、蟲鼠害、儀器管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01
光 照
嚙齒類動物一般為夜行動物,光照對其活力影響較大,且嚙齒類動物對紅光不敏感。
可配備
光照推薦
02
通 風
實驗動物一般對氣味非常敏感,且動物房容易累計氨氣(刺鼻,影響生活質(zhì)量)。
通風指南
通風頻率
03
隔 音
實驗動物一般對聲音刺激非常敏感,實驗室需確保隔音效果。
隔音標準
建議
04
溫 度
溫度對實驗動物活力影響較大,嚙齒類動物最適溫度為23-24℃。
需確保
05
濕 度
濕度過高,可能導致墊料、鼠糧受潮霉變,且儀器設備存在腐蝕風險。
濕度范圍
注意
06
桌 面
為了給實驗人員提供更舒適的實驗環(huán)境,實驗室應提供標準實驗桌(可將臺式電腦主機放置桌面之下)。
高度推薦
07
蟲鼠害
實驗室易產(chǎn)生跳蚤、蟑螂、野鼠(實驗過程中逃跑鼠)等蟲害,不僅影響實驗室人員生活質(zhì)量,且易損壞實驗設備線路。
推薦舉措
08
儀器管理
實驗室設備使用人員較多,不宜管理。
推薦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