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HCC術后復發(fā)(患者預后不佳)和HBV再活動有明確關系。HBV引起的原發(fā)性肝癌HCC惡性程度較高,根治性肝切除術是目前公認的最主要的治療措施。
但HBV相關性HCC術后患者長期預后仍然不佳,接受肝切除術后的患者,術后3年復發(fā)率高達50%,5年復發(fā)率高達65%,由于NAs選藥不當及患者個體差異,應答不佳和耐藥是目前抗病毒治療存在的主要難題。
HCC患者治療前后合理使用抗病毒藥物監(jiān)測耐藥情況成為顯著改善預后,提高生存率,減少無效治療的關鍵。
本文主要講述了將204例HBV相關的HCC術后患者分為預存耐藥組、NAs不耐藥組和未使用NAs組,研究了HBV相關性HCC術后患者在使用NAs前是否存在預存耐藥、預存耐藥對其預后是否產生影響。
研究結果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解讀。
本篇文章中204例HBV相關性HCC術后患者,39例存在預存耐藥,預存耐藥率高達19.12%。耐藥位點主要集中在L180M、A181T/V、M204V/I、N236T等。在實驗結束時,耐藥位點的分布出現(xiàn)了明顯變化,耐藥情況更嚴峻,更多的患者出現(xiàn)一種藥物以上耐藥,5名患者出現(xiàn)了及LAM+LdT+ETV+FTC耐藥相關位點。
ETV作為強效抑制病毒、高耐藥屏障的藥物,因LAM與ETV存在交叉耐藥位點,在HCC患者術后的抗病毒治療中,仍然存在NAs耐藥。
39例預存耐藥患者中,21例預存耐藥組患者因用藥不當,在試驗結束時出現(xiàn)并發(fā)癥或在試驗結束前死亡。8例患者治療時選藥不當,實驗結束時合并腫瘤復發(fā),肝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發(fā)癥,另外4名患者同樣未合理用藥,雖未嚴重并發(fā)癥,但病程控制差,84.62%的(33/39)藥物選用不當患者出現(xiàn)的死亡和并發(fā)癥令人惋惜。
僅有6例患者在治療前進行耐藥檢測避開耐藥藥物,病程控制良好無并發(fā)癥。
臨床結果表明,原發(fā)性肝癌患者治療前后的耐藥檢測對預后意義重大,不可或缺。
預存耐藥組與NAs不耐藥組、未使用NAs組相比,臨床表現(xiàn),生化指標及生存率均較差。預存耐藥組患者的AST中位數(shù)、Child—Pugh分數(shù)中位數(shù)較NAs不耐藥組、未使用NAs組明顯升高。
在病毒控制方面,預存耐藥組患者HBV DNA的分布范圍及HBsAg滴度中位數(shù)高于其他兩組;預存耐藥組患者的總生存月份中位數(shù)、無瘤生存率和總生存率較NAs不耐藥組、未使用NAs組均顯著縮短。
因此,在術前腫瘤情況無明顯差異的情況下,出現(xiàn)NAs預存耐藥的患者因抗病毒藥物選用不恰當,導致其肝功能、病毒控制較NAs不耐藥、未使用NAs的患者差,尤其是無瘤生存期及總生存期較其他兩組患者明顯縮短,影響了患者的預后。
結論:對于HBV相關性HCC術后的患者來說,臨床醫(yī)生治療前后未進行耐藥監(jiān)測,不恰當?shù)倪x用NAs,可導致患者抗病毒治療效果不佳。這不但增加了疾病進展、發(fā)生暴發(fā)性肝炎、肝衰竭的風險,而且加大了后續(xù)治療的難度,更是直接影響了患者的腫瘤復發(fā)率以及生存期。
故對于HBV相關性HCC術后的患者來說,在NAs治療之前檢測耐藥位點,長期抗病毒治療時避免選用該類藥物,避免多重耐藥的產生、減少無效治療,極大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作者在對這204例的HBV相關性HCC患者術后情況分析之后,認為HBV相關性HCC術后患者NAs治療前的預存耐藥檢測必不可少。
Ps:以上內容僅代表本篇解讀文章的觀點。
參考文獻: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原發(fā)性肝癌術后患者對核苷(酸)類似物預存耐藥變異的研究》,孫靜怡,賈蓓,黃文祥(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感染科,重慶市傳染病寄生蟲病學重點實驗室,重慶400016)
文章通訊作者
賈蓓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感染科
主任醫(y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1995年獲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士學位,1998年獲重慶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重慶醫(yī)科大學博士學位,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費城Wista Institute免疫學實驗室學習腺病毒載體和疫苗開發(fā)技術。
國家公派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及美國Wistar研究所深造。擅長各種肝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療,特別是對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發(fā)熱,腹瀉,各類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的診治有較豐富經驗。
現(xiàn)主持多項國家級、省市級重點科研課題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及SCI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參編論著數(shù)部。曾獲“重慶市青年崗位能手”及“重慶市衛(wèi)生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乙肝病毒耐藥和分型檢測(Sanger測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