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分枝桿菌屬( Mycobacterium)是一類細長略彎曲的桿菌,因有分枝生長的趨勢而得名。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zhì),主要是分枝菌酸,一般不易著色,若經(jīng)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而著色后能抵抗強脫色劑鹽酸乙醇的脫色,故又稱抗酸桿菌,且不易破壁。本次實驗ATS破壁機將樣品做兩部分處理,對比破壁結果。
實驗對象
胞內(nèi)分枝桿菌
實驗儀器
高速離心機
ATS破壁機
顯微鏡
實驗背景
分枝桿菌屬( Mycobacterium)是一類細長略彎曲的桿菌,因有分枝生長的趨勢而得名。本菌屬的顯著特性為:①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zhì);②無鞭毛、無芽胞,也不產(chǎn)生內(nèi)、外毒素;③對人致病的主要有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④所致感染多為慢性過程,長期遷延并有破壞性的組織病變。
實驗難點
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zhì),主要是分枝菌酸,一般不易著色,若經(jīng)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而著色后能抵抗強脫色劑鹽酸乙醇的脫色,故又稱抗酸桿菌,且不易破壁。
實驗目的
將胞內(nèi)分枝桿菌進行破壁,后續(xù)提取蛋白。
實驗工藝
1.預處理:將滅活后的胞內(nèi)分枝桿菌液體(非結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不作處理;一部分做堿處理,離心后去上清加水再重懸。
2.實驗工藝:ATS破壁機搭配一級模塊后,控低溫處理。
實驗結果
A.未處理的菌液破壁結果
通過對菌液進行抗酸染色后觀察,破壁前菌液呈紫色,在破壁次數(shù)相同的條件下,隨著壓力的增高,胞內(nèi)分枝桿菌顏色偏向藍色。
100倍油鏡顯示,壓力越高,破壁效果越好。(壓力排序:A<B<C<D)
破壁前
破壁后
B.堿處理菌液破壁結果
同壓力同次數(shù)下,堿處理后的菌液破壁效果明顯提高。
(堿處理) (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