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腫瘤免疫開發(fā)新趨勢詳解

腫瘤免疫開發(fā)新趨勢詳解

瀏覽次數:1382 發(fā)布日期:2022-10-17  來源:微信公眾號- 閑談 Immunology
腫瘤的快速生長不僅靠自身活躍的分解代謝,還會通過免疫逃避躲過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
自從1891年William Coley嘗試使用滅活的化膿鏈球菌和粘質沙雷氏菌治療骨肉瘤開始,人們就著力于腫瘤免疫療法開發(fā)。過去幾十年間,全身抗癌治療的一般方法發(fā)生了轉變。從CTLA-4、PD-1/PD-L1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再到TIL、CAR-T等各種技術發(fā)展,人們不斷開發(fā)新的腫瘤免疫療法,以強化免疫激活機制來提高抗腫瘤免疫應答的質量和數量。

 

圖片

10大類I-O (immuno oncology) 藥物


藥物開發(fā)
 

藥物開發(fā)一般模式為:靶點發(fā)現 → 臨床前試驗 → 臨床試驗

 

I-O治療藥物想要實現從臨床前開發(fā)到臨床開發(fā)快速過渡需要以下條件:

1. 正確的臨床前模型

2. 正確的生物標志物

3. 不斷發(fā)展的實驗設計



模型

選擇合適的動物模型是臨床前試驗至關重要,常見模型有以下幾種,對于藥物開發(fā)各具優(yōu)缺點:

同基因型小鼠
最常用模型
優(yōu)點:能夠穩(wěn)定的表達熒光素酶基團,使用簡單。
缺點:腫瘤來自小鼠,不能直接匹配人類疾病,因此不能很好預測臨床結果。

用途:初步了解治療后免疫反應,適合大量候選藥物篩選。

轉基因/基因工程小鼠模型(GEMMs)
優(yōu)點:疾病發(fā)展進程更自然。
缺點:轉基因模型中的突變會限制新抗原生成,不太適合I-O研究。
用途: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疾病機理。


細胞系來源異種移植模型(CDX)
優(yōu)點:基于腫瘤細胞系構建,成瘤率高、建模時間短、重復性好、成本低,可添加熒光基團。
缺點:腫瘤來自體外培養(yǎng),缺少人源腫瘤生長環(huán)境。需選擇免疫缺陷小鼠進行構建,不完全適合研究免疫系統(tǒng)在腫瘤發(fā)展中的作用。
用途:進行臨床前藥效學檢測、PK/PD相關性和聯合治療研究。

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模型(PDX)

優(yōu)點:異質性腫瘤,遵循人類原發(fā)腫瘤耐藥性與TEM對藥物的影響,保留患者遺傳特性。
缺點:部分模型構建困難,增長速度比CDX慢。同樣需使用免疫缺陷小鼠,不完全適合研究I-O療法。
用途:靶向試劑研發(fā)與制作,個性化治療研發(fā)。


人源化小鼠/免疫替身模型:
優(yōu)點:具備人類部分免疫系統(tǒng),擁有人類藥物靶點,允許在自體或異種免疫學背景下研究人類癌細胞系或原發(fā)患者來源腫瘤。

缺點:免疫系統(tǒng)次優(yōu),常發(fā)人類異種抑制物抗宿主病。
用途:研究無鼠同源或替代抗體的治療劑效果,以及小鼠模型中人體免疫應答的各個方面。


腫瘤類器官:
優(yōu)點:采集患者腫瘤細胞進行的三維體外培養(yǎng),與原始腫瘤相似,是一種更具有臨床相關性的臨床前研究模型。
缺點:缺乏TME中的關鍵成分。
用途:能夠進行藥物篩選和一定程度上預測療效,避免對患者造成的藥物副作用,并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
圖片
幾種動物模型


生物標志物
 

從臨床前到臨床研究,各類生物標志物是主導I-O藥物開發(fā)的科學證據。它可以幫助預測反應或了解免疫反應的性質,是在臨床前和臨床開發(fā)之間建立聯系的關鍵因素。

七大類生物標志物:定義與應用注意事項



臨床前:用于模型選擇

小鼠模型對不同藥物有各自鮮明的特征,包括:
治療反應差異、免疫細胞滲透類型、基因表達譜。

以上差異共同塑造腫瘤 “冷-熱” 性質,從而對藥物使用產生截然不同的治療效果。而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推動藥物研發(fā)進展。

具體來講,
1. 通過檢測各種生物標志物,如:
    a. 浸潤的白細胞群
    b. 各種分子特征,如腫瘤的外顯子序列
    c. 治療后發(fā)生改變的分子
來確定臨床前研究最合適的模型。
2. 然后進行各類療法試驗(如ICI,放、化療、焦點輻射治療),檢測上述標志物,制定最好單用或聯用療法。

通過生物標記篩選并改進療法,是制定I-O制劑研發(fā)模型的最好方法。

臨床上:用于患者管理

FDA定義的生物標志物為:“作為正常生物過程、致病過程、對暴露或干預(包括治療干預)反應的指標被測量的一種特征”。

"A defined characteristic that is measured as an indicator of normal biological processes, pathogenic processes, or responses to an exposure or intervention, including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為最大限度提高患者對治療的反應,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需要生物標志物為治療決策提供信息,包括:

診斷:檢測和證實疾病或狀況。

預后:識別臨床結果可能性,復發(fā)、進展。用于設定試驗進入和排除標準,以識別高風險人群。

預測:預測一個人或一組人暴露于給定劑量的有利及不利影響,在試驗設計和實施中非常有用。

 

在治療之后觀察到的生物標志物改變,反向可對實驗設計和療法進行改進。

 
圖片
臨床試驗不同用途的生物標記物


小結

I-O治療開發(fā)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通過生物標志物,能夠改善整體開發(fā)局面、改變臨床試驗范式。

 

通過對I-O治療的生物標志物進行篩選,從確定臨床前合適的動物模型,再到臨床上挑選合適患者、進行更精準的試驗,這將會在縮短開發(fā)時間的同時得到更可靠的試驗數據,從而大大縮短I-O藥物研發(fā)過程。



參考資料
  1. Robert C et al. Ipilimumab plus dacarbazine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1 Jun 30;364(26):2517-26.
  2. Reck M et al.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Future Oncol. 2019 Jul;15(19):2287-2302. 
  3. Daniel VC et al. primary xenograft model of small-cell lung cancer reveals irreversible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mposed by culture in vitro. Cancer Res. 2009 Apr 15;69(8):3364-73.
  4. https://www.fda.gov/drugs/biomarker-qualification-program/about-biomarkers-and-qualification
  5. Flaherty KT et al. The 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 (NCI-MATCH) Trial: Lessons for Genomic Trial Design. J Natl Cancer Inst. 2020 Oct 1;112(10):1021-1029.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