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重組蛋白的常見問題匯總

重組蛋白的常見問題匯總

瀏覽次數:1626 發(fā)布日期:2022-12-1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1.蛋白為什么要凍干?凍干對蛋白的影響有哪些?
蛋白質對熱敏感,凍干能使絕大部分蛋白質的活性保留下來,提高蛋白的穩(wěn)定性并延長保存時間,同時降低運費。

2.凍干前為什么向蛋白溶液中加保護劑?一般凍干保護劑有哪幾種?
保護劑是用來在凍干和儲存過程中保護蛋白的。常用的保護劑或穩(wěn)定劑有糖類,多元醇,聚合物,表面活性劑,某些蛋白和氨基酸等。我們通常加8%(質量比體積)的海藻糖和甘露醇作為凍干保護劑。海藻糖可明顯阻止蛋白質二級結構改變以及凍干過程中蛋白質的伸展和聚集;甘露醇也是一種普遍應用的凍干保護劑和填充劑,可以降低某些蛋白的凍干后聚集情況。
溫馨提示:對于大多數蛋白,重懸后在4℃僅能短期保存(約1周)。如想長期保存,請先配制成稀釋液(其中必須含有載體蛋白,如0.1% BSA,5%HSA,或10% FBS),然后分裝凍存于-20℃或-80℃。一定要避免反復凍融,因每次凍融均會引起蛋白的部分失活。

3.如何重構凍干粉?
請查看您的貨物隨附的分析證書以獲取有關重構的確切說明,因為并非所有產品都在相同條件下重構。一般來說,我們建議使用無菌水進行復溶。將推薦體積的無菌水加入小瓶中,輕輕搖晃以完全溶解蛋白質。不要渦旋。

4.為什么我的管內幾乎看不見蛋白產品?
蛋白產品中不含載體蛋白或其它添加物(如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和蔗糖等,并以最低含鹽量的溶液進行凍干時,常常不能形成白色網架結構,而是微量的蛋白在凍干過程中沉積在管內,形成很薄或肉眼不可見的透明蛋白層。

5.應如何確定細胞因子的種屬交叉活性?
1) 除少數例外,大多數人類細胞因子對小鼠細胞均有活性。
2) 許多小鼠細胞因子也可作用于人類細胞,但比活性可能低于對應的人類細胞因子。 
3) IL-7等為數不多的人類細胞因子作用于小鼠細胞時比對應的小鼠細胞因子活性更強。
4) 干擾素,GM-CSF, IL-3和IL-4等細胞因子種屬特異,對非同源細胞幾乎沒有活性。
5) 相反,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s)和神經營養(yǎng)素(neurotrophins)高度保守,在不同動物種屬細胞上均具有很好的活性。

6.什么是載體蛋白?
載體蛋白如 HSA 或 BSA 用于提高重組蛋白的穩(wěn)定性,并有助于避免產品粘在小瓶壁上。

7.我應該如何儲存重組蛋白?
對于長期儲存,蛋白質溶液應與載體蛋白(例如 0.1% BSA 或 0.1% HSA)分裝保存,并在 -20°C 下冷凍保存。請記住,每個冷凍/解凍循環(huán)都可能導致蛋白質變性。除非分析證書上另有說明,否則大多數重組蛋白的保質期為一年。如果將它們保存在分析證書上所述的最佳存儲條件下,則提供此保證。

8.如何確定重組蛋白的數量?為什么我的檢測產生的蛋白質數量與您的結果不同?
我們通過BCA、SDS-PAGE、HPLC等方法確定重組蛋白的數量。不同的測定產生不同的量化結果。有時,如果您進行不同的檢測,差異可能會很大。蛋白質也有可能在儲存過程中形成聚集體,在重組和離心后導致損失。我們對每批產品進行質量控制測試,但是,同一批次中的一些小瓶可能與其他小瓶不同(這種情況很少發(fā)生)。

9.如何區(qū)分重組蛋白、融合蛋白和天然蛋白
重組蛋白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產生的,通常是由轉基因動物的乳腺產生,其作為生物制藥在醫(yī)學領域中作用顯著。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以使哺乳動物本身變成“批量生產藥物的工廠”。方法:是將藥用蛋白基因與乳腺蛋白基因的啟動子等調控組件重組在一起,通過顯微注射等方法,導入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才會泌乳)的受精卵中,然后,將受精卵送入母體內,使其生長發(fā)育成轉基因動物。轉基因動物進入泌乳期后,可以通過分泌的乳汁來生產所需要的蛋白質藥品,因而稱為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或乳房生物反應器。

融合蛋白又稱為“標簽蛋白”,常用的標簽有His、GST、Strep標簽。融合蛋白是通過DNA重組技術將要表達的目的蛋白基因和表達載體上融合蛋白基因相連,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出來的蛋白質,就是既含有目的基因蛋白又含有融合基因蛋白的重組蛋白。融合蛋白表達是重組蛋白表達的一種策略,融合表達是一種方法。

天然蛋白質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不經過人工的任何修飾或加工,比如大豆中的蛋白質和病毒表面的蛋白質。
來源:卡梅德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621-6806 /022-82164980
E-mail:info@kmdbioscience.com

標簽: 卡梅德生物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