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白介素IL-18的作用機理以及在疾病和藥物研究中的作用

白介素IL-18的作用機理以及在疾病和藥物研究中的作用

瀏覽次數:1475 發(fā)布日期:2024-4-15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IL-18概述

白介素-18(IL18,也稱為干擾素-γ誘導因子),位于人類第11號染色體和小鼠第9號染色體。IL-18屬于IL-1超家族,最早在庫普弗細胞(駐留在肝臟中的巨噬細胞)中被發(fā)現,非造血細胞如腸上皮細胞、角質形成細胞和內皮細胞中也有IL-18生成。IL-18具有多種生物學特性,在抗炎,抗腫瘤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IL-18受體和信號通路

IL-18通過受體介導其作用,該受體屬于IL-1R家族,由IL-18Rα鏈(IL-18R1,IL-1Rrp)和IL-18Rβ鏈(IL-18R輔助蛋白,IL-1RAcPL)組成。IL-18與IL-18Rα結合后,IL-18Rβ結合形成三聚體。細胞內區(qū)域包含一個與TLR相同的TIR結構域,MyD88與TIR結合,將信號傳輸到細胞中。雖然IL-18Rα單獨可與IL-18結合,但其親和力較低。IL-18Rβ鏈是高親和力結合和細胞信號傳導所必需的。當IL-18Rα與IL-18Rβ結合時,它會引起構象變化,產生高親和力受體。由T細胞和NK細胞中的IL-12和IFN-α(人類)刺激或通過STAT4(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4)的信號轉導和轉錄調節(jié)誘導的IL-18R表達對于有效的IFN-γ產生至關重要。然而,IL-18R也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在嗜堿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CD4+NKT細胞中表達,所有這些細胞都會產生Th2細胞因子,如IL-4和IL-13,以響應IL-18的刺激。IL-18R也由上皮細胞和神經細胞等非免疫細胞表達,并參與細胞存活和分化。這些細胞中IL-18R表達的調節(jié)機制尚不清楚。

 


IL-18信號傳導(文獻1)

當IL-18與IL-18Rα結合時(黑色箭頭),IL-18Rβ與復合物結合。IL-18信號通過包括MyD88、IRAK和TRAF6(白色箭頭)在內的信號轉導分子激活轉錄因子NF-κB和AP-1。IL-18BP競爭IL-18與IL-18Rα的結合。當IL-18Rα與IL-37結合時會阻止與IL-18Rβ的結合,后者與IL-1R8結合時則通過STAT3發(fā)送抑制信號。
 

IL-18的生理學作用


疾病中的IL-18

癌癥 IL-18激活NK細胞產生IFN-γ,并與IL-12協(xié)同增強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這里介紹IL-18在預防癌癥中的兩種最新理論。其中一個是(A)通過IL-18激活的人γδT細胞建立癌癥治療;另一個是(B)微生物群中的真菌通過誘導IL-18來預防結腸炎相關結直腸癌。

 

(A) 人類γδT細胞的強勁增殖。IL-18與IL-2聯合激活并誘導人CD56+CD11c+前體NK細胞的增殖,而后者又能在唑來膦酸鹽(Zol)處理的單核細胞(Mo)產生的γδT細胞抗原刺激下強勁增殖并激活γδT細胞。(B) CLRs介導的CARD9炎癥體激活在結腸癌誘導中的作用。腸道微生物區(qū)系中的真菌通過C型凝集素受體(CLR)激活巨噬細胞,該受體通過CARD9炎癥體促進Syk激活caspase-1。合成的IL-18是預防結腸炎和結腸炎相關癌癥所必需的。銀屑病 由cathelicidin LL-37刺激的角質形成細胞產生IL-18。IL-18激活Th1細胞,產生干擾素-γ(IFN-γ)。IL-18還刺激分泌IL-17的Th17細胞或γδT細胞。另外,樹突狀細胞產生IL-18和IL-23。

 


特應性皮炎
角質形成細胞或肥大細胞通過蛋白水解過程發(fā)揮IL-18活化作用。IL-18可基于IL-12誘導Th2或Th1細胞因子。來自角質形成細胞的變應原或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SLP)激活的樹突狀細胞與Th2細胞相互作用。

 


皮膚型紅斑狼瘡
凋亡的角質形成細胞主要存在于表皮的基底層,在角質形成細胞上IL-18R表達的IL-18敏感性改變似乎是CLE的特征。IL-18 在皮膚病損的表皮中表達–誘導趨化因子CXCL10的表皮生成,有利于吸引產生IFNγ的淋巴細胞。T細胞在角質形成細胞附近的真皮表皮邊界附近積聚。此外,IL-18導致TNFα從活化的角質形成細胞釋放。TNFα在自分泌反饋回路中起作用,以誘導鄰近表皮細胞的凋亡。由于狼瘡條件下的清除不足,凋亡細胞不會被清除,不會發(fā)生“繼發(fā)性壞死”,結果可能會將危險分子模式(DAMP)(例如HMGB1或HSP)釋放到細胞外空間。當具有免疫能力的細胞在DAMPs的情況下遇到(以前是細胞內自身)抗原時,它們可能會從耐受性(通常由凋亡細胞誘導)轉變?yōu)樽陨砻庖邞?或細胞毒性,如果不存在,這種情況也可能會有利CLE皮膚病變中Treg細胞的表達。DAMPs還可有助于進一步激活角質形成細胞表達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從而維持局部炎癥。IL-18對DC的趨化活性也可能有助于上皮真皮漿樣樹突狀細胞(pDC)的積累。已在CLE中發(fā)現了pDC,并且是已知的I型IFN產生者,它們依次激活角質形成細胞,使其在其表面表達IL-18R 。由于炎性介質的存在,破壞了基底膜的完整性,促進了炎性細胞的流入。

 


腎臟疾病
IL-18被認為與多種腎臟疾病相關。以IgA腎病為例,血清IL-18水平是IgA腎病的有效預后因素。與健康對照組相比,IgA腎病患者的血清IL-18濃度顯著升高。對皮質類固醇治療敏感的患者在治療后血清IL-18水平顯著降低,而對治療耐藥的患者沒有降低。此外,基線時血清IL-18水平高于中值的IgA腎病患者在隨訪期(四年)結束時的腎臟存活率約為20%,總IgA腎病患者的腎臟存活率約為80%。此外,免疫組化分析顯示,IgA腎病患者腎活檢樣本中IL-18和NLRP3蛋白的強度與蛋白尿的嚴重程度相關。因此,血清IL-18濃度可能是本病腎臟預后的預測指標。心血管疾病 早期臨床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液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IL-18水平升高。在一項針對1229名冠心病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在4年的隨訪中,致命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顯著高于未死亡患者。一項基于社區(qū)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血漿IL-18水平是健康歐洲男性冠狀動脈事件的預測因子。最近,一項關于IL-18與冠心病相關性的薈萃分析發(fā)現,血液循環(huán)中的IL-18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這些報告表明IL-18與代謝綜合征有關。然而,在能量過剩引起的代謝紊亂期間,NLRP3炎性體可能會被異常的脂質代謝產物和/或高糖水平激活,從而導致IL-18和IL-1β的分泌,從而誘導炎癥反應。相比之下,IL-18在引發(fā)肥胖相關代謝疾病方面具有中性或有益的作用。IL-18濃度的增加可能是疾病早期NLRP3炎癥體激活水平的一個指標。IL-18與IL-12和/或IL-15一起發(fā)揮促炎作用,例如激活Th1細胞,并通過包括NK細胞在內的各種免疫細胞誘導IFN-γ。在代謝綜合征的進展過程中,異常代謝產物,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血糖,激活TLR4和/或TLR2介導的途徑,可能導致IL-12和/或IL-15的產生。在這些條件下,IL-18可能激活NK細胞和/或Th1細胞,產生大量IFN-γ和/或TNF-α。成人Still。ˋOSD) AOSD是以長期間歇性發(fā)熱、一過性多形性皮疹、關節(jié)炎或關節(jié)痛、咽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并伴有周圍血白細胞總數及粒細胞增高和肝功能受損等系統(tǒng)受累的臨床綜合征。AOSD患者體內IL-18水平非常高,與疾病急性期密切相關,而且隨著疾病特有的炎癥活動而波動。

 

AOSD患者血清IL-18濃度顯著升高


IL-18相關藥物研究進展

雖然IL-18已被發(fā)現三十余年,但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直到近年才獲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尚無靶向IL-18藥物上市,海外在研管線屈指可數,國內沒有企業(yè)布局該靶點。

 


2016年11月29日,AB2 Bio Ltd(一家專攻全身性自身炎癥疾病的瑞士臨床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其旗下Tadekinig alfa(IL-18BP)獲得歐洲EMA授予孤兒藥資格(ODD),用于治療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HLH)。隨后又獲得FDA孤兒藥、突破性療法資格和兒科罕見病資格。2018年初,Gem Gabay博士牽頭的來自日內瓦大學和日內瓦大學醫(yī)院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確定了IL-18蛋白在Still病中的關鍵作用,奠定了IL-18抑制劑成為主流候選藥的基礎。

 


2020年10月29日,藥明生物和AB2 Bio達成協(xié)議,藥明生物將協(xié)助后者進行技術轉移,推進Tadekinig alfa后續(xù)商業(yè)化生產,為美國上市做準備。目前Tadekinigalfa治療HLH已順利挺進3期臨床,治療Still癥臨床也已達2期主要終點。前期的廣泛臨床試驗結果表明,AB2 Bio的IL-18BP藥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AB2 Bio在研管線(虛化區(qū)域表示該適應癥直接進入3期臨床)
 

2020年6月24日,Nature雜志發(fā)表了耶魯大學Aaron Ring課題組以周挺博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文章:IL-18BP is asecreted immune checkpoint and barrier to IL-18 immunotherapy. 首次報道了IL-18的天然假受體IL-18BP作為一種新的可溶性的免疫檢查點抑制了其抗腫瘤功能,并通過定向進化手段將IL-18改造成不結合假受體但保有信號傳導功能的DR-18(decoy-resistantIL-18),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效果。

 


基于這個研究,2022年1月27日,一家細胞因子癌癥免疫療法生物技術公司Simch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4000萬美元的B系列融資。該公司為其首個候選藥物ST-067(一種“抗誘餌”IL-18變體)的首個人類多中心1/2期臨床試驗的1期部分的第一名患者給藥。該研究旨在評估ST-067在多種實體瘤類型中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2022年3月2日,Avalo Therapeutics公布最新財報,提到其在研針對成人Still。ˋOSD)和系統(tǒng)性青少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SJIA)的抗IL-18單克隆抗體AVTX-007正在兩個隊列的12名AOSD難治性或激素依賴性患者的多中心1b期研究中進行評估。數據預計將在2023年公布。另外,AVTX-007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多中心1b期研究的數據表明,AVTX-007在高達14mg/kg的劑量下通常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藥效學數據表明,在給藥后24小時內,IL-18水平會大幅降低。然而,由于缺乏有效性信號,Avalo正在逐步減少該適應癥的開發(fā)工作。

 

Avalo Therapeutics管線速覽


葛蘭素史克的GSK1070806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2021年5月進行的一項針對移植物功能延遲(DGF)的初步研究顯示,在大多數患者中,干擾素-γ誘導的趨化因子水平下降或保持不變。盡管該研究在停藥點之前結束,但有4/7的登記患者(57%)出現DGF,超過了50%的標準治療率,另外兩名患者盡管沒有達到協(xié)議定義的DGF定義,但移植功能較差。七名患者中有六名出現嚴重不良事件(SAE),包括兩名治療相關的SAE。

 

來源:上海瑋馳儀器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18521301252
E-mail:xiaojing.su@weichilab.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