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壁細胞(adherent cells),這類細胞的生長必須有可以貼附的支持物表面,如:培養(yǎng)(瓶)器皿壁上,細胞依靠自身分泌的或培養(yǎng)基中提供的貼壁因子才能在該表面上生長,繁殖。細胞一經(jīng)貼壁就迅速鋪展,然后開始進行有絲分裂,并很快進入對數(shù)生長期。
當細胞在該表面生長后,一般形成兩種形態(tài),即成纖維樣細胞性或上皮樣細胞。貼壁細胞生長過程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游離期、貼壁期、潛伏期、對數(shù)期、平臺期和衰退期。
貼壁細胞因其培養(yǎng)過程較為繁瑣,所以培養(yǎng)時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今天,就圍繞貼壁細胞培養(yǎng)中常見的5大常見問題,與大家一起探討詳細原因和解決方法。
一,傳代后部分細胞漂浮
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傳代前細胞密度太大::一般細胞融合度達到80%時就可以進行傳代操作了,傳代密度需適中,傳代密度過高也會導致傳代后漂浮;
2,細胞狀態(tài)不好:可通過提高血清比例、穩(wěn)定培養(yǎng)環(huán)境等方法進行改善;
3,吹打次數(shù)過多造成機械損傷:輕柔吹打,細胞呈單顆粒時可停止吹打,吹打過程避免氣泡產(chǎn)生;
4,培養(yǎng)基更換后不適應:更換回原來的培養(yǎng)基;或者與原培養(yǎng)基比例混合后使用,使細胞有個適應期;
5,培養(yǎng)液配制、儲存不當,如pH值過堿,Gln量太少等原因;
6,接種細胞數(shù)目太少,無法分泌足夠的細胞外基質;
7,復蘇時處理速度太慢,復蘇過程不當。
二,傳代后細胞變形
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變形,但細胞還在生長:可能是血清批次不一樣導致,血清成分復雜,不同批次和品牌間均存在成分差異,影響細胞狀態(tài)。建議使用同一批次血清,更換血清時需與原血清比例混合后使用,使細胞有過渡期;
2,變形,但細胞不長,且碎片增多:可能傳代操作過程損傷,常見于消化不當,或者潛在支原體等污染導致細胞病態(tài);消化時間根據(jù)每個細胞的狀態(tài)來調整,消化過度或者消化不充分均會對細胞造成影響;培養(yǎng)過程應嚴格無菌操作,實驗環(huán)境盡量潔凈,確保細胞無外源污染。
三,細胞生長周期變慢,邊養(yǎng)邊漂
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細胞傳代時密度太稀或太密:建議細胞融合度達80%左右進行傳代,傳代密度適中,密度過低會延長生長周期,密度過高會有接觸抑制;
2,傳代操作不當:根據(jù)細胞特性決定細胞消化時間,一般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回縮變圓并有少量細胞脫落即可終止消化,難消化的細胞可分次消化,每次時間不超過5min;頻繁換液或者清洗細胞也會導致細胞狀態(tài)變差,常規(guī)換液時間間隔為2~3天。
四,傳代后細胞成團
解決方法如下
1,低密度接種,延長換液時間,防止細胞脫落;
2,使用多聚賴氨酸包被培養(yǎng)器皿,以增加細胞貼壁牢固度,降低細胞聚集成團的幾率;
3,重新鋪板,并更換新配制的培養(yǎng)基,加大血清比例(增加比例不超過5%);
4,接種時,減少培養(yǎng)基量(如T25加3mL)以加快細胞貼壁速度,等待細胞貼壁后(約8-12小時),再補加培養(yǎng)基到正常用量。
五,細胞出現(xiàn)空泡
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正常的細胞活動:有的細胞有正常的自噬行為或其他膜泡活動,無需特殊處理(如Caco-2細胞);
2.血清不適應、培養(yǎng)基成分改變、換液不及時等造成細胞營養(yǎng)不良:可通過更換更合適的血清或及時換液等方法解決;
3,機械損傷、PH偏高或偏低等造成細胞受損:注意培養(yǎng)條件及操作手法。
六,如何促進細胞貼壁
1,適度消化細胞:HepG-2、A549、Hela、SGC-7901幾種癌細胞處理時間可適當放長,一般處理5-6min,C2C12、COS-7、NIH-3T3比較容易脫落,2min足矣,P19Cl6和293細胞貼壁不緊,可在PBS漂洗后,直接換新鮮培養(yǎng)基打散。
2,最好用塑料瓶培養(yǎng),如果是玻璃瓶,那么可以用鼠尾膠原包被一下培養(yǎng)瓶,或者用鹽酸對培養(yǎng)瓶進行蝕刻,或者涂Laminin/fibronectin/collagen/BSA,也可以幫助細胞貼附新的培養(yǎng)瓶,細胞不易貼壁,建議加多聚賴氨酸處理。
3,正確配制消化液或培養(yǎng)液。
4,使用合適的細胞外基質或貼壁試劑。
5,復蘇新的細胞,第一周用20%血清幫助細胞復原。
6,傳代接種一定要鋪的均勻,避免細胞抱團生長。
7,細胞傳代24小時之內,最好不要晃動,以免影響貼壁。
8,體內上皮細胞生長在膠原構成的基膜上,因此培養(yǎng)在有膠原的底物上有利于生長。人或小鼠表皮細胞培養(yǎng),可以用γ射線照射后的3T3細胞為飼養(yǎng)層,另外降低pH、Ca2+含量和溫度,均有利于上皮細胞生長。
逐典TrypLUS消化液是一種胰蛋白酶類似物(Trypsin Like Enzyme),是一種通過生物工程制備的非動物源性重組蛋白酶,與胰蛋白酶有相似的解離動力學,穩(wěn)定性更高,純度更好,消化更溫和,細胞毒性更低。目前主要應用于細胞培養(yǎng)中,可以在賴氨酸和精氨酸的C末端切割肽鍵,可以替代豬或牛胰蛋白酶(Trypsin)對貼壁細胞的消化解離。生物制藥中,GMP級別的TrypLUS能夠為疫苗生產(chǎn)、病毒載體生產(chǎn)提供高質量和高性價比的貼壁細胞消化解決方案。
逐典TrypLUS消化液優(yōu)勢
1. DMF備案
2. 非動物來源
3. 室溫貯存,無需胰酶抑制劑,稀釋即可終止
4. 消化溫和,消化后細胞活性高
5. 即開即用,方便快捷
逐典TrypLUS消化液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