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yī)藥的生產(chǎn)過程中通常會使用工程菌或者工程細胞,這些宿主的核酸殘留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比如連續(xù)傳代的宿主細胞殘留的DNA可能導致人體細胞增殖失控或者病毒殘留的核酸整合人體內(nèi)形成感染等。由于這些風險性的存在,WHO和各國藥品監(jiān)督管理機構都會對宿主核酸殘留量和片段長度都有嚴格的管控,一般將疫苗等生物制品的殘留DNA控制在100pg/劑量,特殊情況下最高允許10ng/劑量,殘余DNA片段小于200bp 。
全能核酸酶是去除宿主核酸污染有效方案,然而病毒純化過程中,通常宿主DNA緊密纏繞組蛋白和其他的核蛋白,形成染色質,這種形式主要引起以下問題:
1)染色質的形式可以保護gDNA免于降解
2)染色質與層析介質(陰離子、陽離子交換、HIC 和親和樹脂)的結合能力優(yōu)于要純化的產(chǎn)品
3)容易污染層析填料和過濾膜
4)病毒載體的聚集會導致純化過程中的產(chǎn)量降低,并可能對載體轉染效率、生物分布和體內(nèi)給藥后的免疫原性產(chǎn)生有害影響
高鹽濃度解決方案
如何在高鹽緩沖液中去除核酸污染?
傳統(tǒng)的全能核酸酶無法在較高的鹽濃度下保持良好的活性,為純化工藝和成本都帶來了挑戰(zhàn)。逐典推出的耐高鹽全能核酸酶,更高的鹽耐受性 (0–500nM NaCl ) 寬泛的PH范圍(7.0-11.0)
不同鈉離子濃度下酶活力檢測圖Pannarase在中等Na“濃度條件下活性較高,300mM時仍有36.2%的活性,但濃度超過600mM時酶活性基本完全喪失
不同PH條件下酶活檢測圖經(jīng)檢測,Pannarase酶活性最適pH為8.0-11.0
逐典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
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是一種非特異性核酸內(nèi)切酶,可以將任何形式的DNA和RNA(線性、環(huán)形、超螺旋)降解成3’-單核苷酸及二核苷酸,并可在寬泛的鹽濃度和偏堿性pH操作條件下保持高效性。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逐典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符合GMP要求,專門為高鹽狀態(tài)下樣品的HCD去除設計,降低工藝難度,提升生產(chǎn)效率。
1,無動物源性,無氨芐青霉素、嚴格的內(nèi)毒控制
2,先進的生產(chǎn)工藝,非傳統(tǒng)His標簽純化、排除,引入金屬離子風險位
3,嚴格的質控標準,確保單位酶活的、準確性以及批次間穩(wěn)定性
4,更高的鹽耐受性(0-500mMNaCI)、寬泛的pH范圍(7.0-11.0)
Pannarase在150 mM Na+濃度條件下酶活性最高
圖1.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耐鹽曲線
圖2.Pannarase耐高鹽全能核酸酶酶切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