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抑郁癥治療為什么要測血清素和5-羥吲哚乙酸?

抑郁癥治療為什么要測血清素和5-羥吲哚乙酸?

瀏覽次數(shù):483 發(fā)布日期:2024-12-5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初中生張利在學校心理篩查中發(fā)現(xiàn)抑郁傾向,經復查確診為“中度抑郁”并接受正規(guī)治療,上篇文章中已介紹了血清素與抑郁癥之間的關系,科潤達生物將在本文中說明醫(yī)生為什么在檢測血清素同時,還要檢測5-羥吲哚乙酸,并向讀者推薦用于抑郁診療的相關試劑盒。
 
  1. 羥吲哚乙酸和血清素
5-羥吲哚乙酸的英文名是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是人體重要的活性物質,在人尿液、腦脊液和血液中可以檢測到。近年來5-HIAA除了用于抑郁研究,在轉移性類癌、消化道疾病、肝病、偏頭痛和甲亢等醫(yī)學領域也有研究報道。
 
我們目前已經知道:血清素有調節(jié)著人體食欲、睡眠、情緒的作用,并會與其它神經遞質和激素相互影響。血清素水平高,工作與學習的效率也提高,如果這種激素的水平長期過低,人患抑郁的風險會增加。像張利這種初中階段的學生,高強度的學業(yè)負擔對血清素的消耗大,加之青春期的激素分泌水平不穩(wěn)定,患上抑郁,甚者走上絕路的例子并不鮮見。
 
這并非危言聳聽,據《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指出:抑郁癥的發(fā)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50%為在校學生。依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顯示,有14.8%的青少年抑郁風險高于成年群體,其中,更有4.0%的青少年在心理篩查被標記為高風險抑郁群體。在這個背景下,由學校定期進行心理健康篩查,及時篩查出有抑郁傾向的學生,及早干預是很有必要的。
 
5-羥吲哚乙酸(5-HIAA)和血清素關系密切,是色氨酸(血清素的前體)的主要代謝產物,這種生物標記物和抑郁癥、精神分裂癥、注意力缺失癥、偏頭痛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有密切關聯(lián)。對5-羥吲哚乙酸的測定可以反映血清素在體內的激素水平,在抑郁的研究中,5-羥吲哚乙酸(5-HIAA)之所以被列為治療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和其在因為抑郁而自殺的風險提示中有重要關系。
抑郁癥自殺未遂患者體內的激素水平
正如張先生所疑惑的:張利比其父母小時的物質條件好的太多了,從來不缺吃穿,為什么會患上抑郁?而且,僅是“中度抑郁”就要關注與自殺相關的血清素代謝物—5-羥吲哚乙酸嗎?
 
近年來,自殺特別是青春期學生自殺已成為必須引起重視的社會問題,研究證實,抑郁障礙的患者終生自殺風險為6%,抑郁可謂是自殺有效的臨床預測因子之一。抑郁癥的患者大多存在血清素神經傳遞功能受損,且大多數(shù)存在HPA(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失調,或兩者兼而有之,因此,部分學者認為抑郁癥是HPA失調和血清素神經傳遞功能下降的共同結果,這一點是通過研究抑郁自殺未遂人群和健康人群比較,自殺未遂的抑郁患者腦脊液中5-羥吲哚乙酸和血清素濃度明顯低于健康人群平均水平而得出的。
 
5-羥吲哚乙酸和血清素如何檢測?
血清素的主要代謝產物就是5-羥吲哚乙酸,測定這兩種物質的方法有熒光分析法、質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酶聯(lián)免疫法。酶聯(lián)免疫是一種經典的檢測方法,具有設備輕便易于普及、樣本次可靈活調整的特點,適用于高校的科研,科潤達生物向讀者推薦德國DRG和德國IBL這兩個品牌與抑郁診療相關的試劑盒.
 
結語: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雖然當代青少年的物質條件確實豐富了,但孩子不是單純物質堆砌的積木,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物質需要也需要家長的愛與關懷,豈能用“不缺吃穿”來評判其應否有抑郁呢?血清素和5-羥吲哚乙酸等標記物在抑郁的研究領域有重要意義,科潤達生物代理DRG等多家進口試劑盒品牌,可以穩(wěn)定供應優(yōu)質的免疫試劑盒,并能提供來樣代測,上門實驗指導等技術服務,我們歡迎您來電400-9600529垂詢,我們將提供專業(yè)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血清素對情緒加工的調節(jié)機制 學者:劉聰叢(博士論文)
2.抑郁癥的診斷研究進展.學者:楊欽炎,周敏,羅春瓊,等.國際精神病學,2014,41(2):100-102
3.抑郁癥自殺未遂患者腦脊液5-羥吲哚乙酸濃度和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相關性研究 學者:李惠玲 吳光懷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年6月第27卷第11期
4.五-羥吲哚乙酸的研究進展 學者:李影 穆薩 唐愛國 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年10月第17卷第10期
來源:深圳市科潤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0755-26814430
E-mail:kerunda@163.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