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時候,你也對微電極拉制儀耗材的選用拿不準:
不同實驗,玻璃管選厚壁還是薄壁?
如何判斷何時更換加熱片?
到了什么程度要更換干燥劑?……
耗材沒選對,往往直接影響實驗結果!別急,本期干貨從玻璃管、加熱片、干燥劑三大部分,帶你輕松get微電極拉制儀耗材選用!
PART.01 玻璃管篇
1、玻璃管材質類型有哪些,如何選擇?
主要有3類,硼硅酸鹽玻璃(Borosilicate, B)、鋁硅酸鹽玻璃(Aluminosilicate, A)和石英(Quartz, Q),均屬于硬質玻璃。普遍使用的是硼硅酸鹽玻璃,熔點最低(約800℃),應用廣泛,包括膜片鉗電極、細胞注射電極等等;石英熔點最高(約1700℃),電極尖端最硬,比較昂貴,較少使用。
2、玻璃管包裝信息代表什么含義?
以瑞沃德的毛細玻璃管為例,型號B-15086-10F,B代表硼硅酸鹽玻璃材質,150代表外徑(outer diameter, OD)為1.5mm,86代表內徑(inner diameter, ID)為0.86mm,10代表玻璃管長度為10cm,F(xiàn)代表帶芯玻璃管(Filament)。重點關注內外徑參數(shù),其對電極尖端大小影響不同。
3、玻璃管的薄壁和厚壁如何區(qū)分,不同實驗場景如何選擇呢?
一般是將內徑/外徑的比例<0.6稱為厚壁玻璃管,≥0.7稱為薄壁玻璃管,通常內外徑之比在0.5-0.75,但其實兩者無嚴格界限。厚壁拉制出的電極頸部較長,尖端較小,電容噪聲較低,適合作為膜片鉗記錄電極等;薄壁拉制出的電極尖端較大,電阻較低,適合各種注射電極。
4、玻璃管帶芯的作用是什么?
帶芯的目的是為了便于灌注電極內液,盡快排出電極內的氣泡。這個“芯”指的是玻璃管內部側壁上與玻璃管煅燒在一起的玻璃細管,在灌注電極內液時可以引導液體迅速到達尖端。如細胞內記錄電極,尖端直徑小于1μm時,灌注內液變得很困難,需要使用帶芯的電極。
PART.02 加熱片篇
1、加熱片的類型有哪些,如何選擇?
主要包括槽形加熱片與盒形加熱片,后者使用更為普遍。盒形加熱玻璃管比較均勻,無中軸偏離情況,拉制時間較短,特別適合拉制膜片鉗電極、顯微注射電極等。
2、加熱片的不同長度和寬度對拉制效果有什么影響?
加熱片越寬,拉制出的電極頸部越長;加熱片越窄,電極的頸部越短,尖端較小。
3、如何判斷何時更換加熱片?
加熱片對于拉制電極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當有以下情況時需進行加熱片的更換:
a. 加熱片表面坑坑洼洼,顏色灰暗,類似很舊的鋁箔;
b. 加熱片形狀扭曲,凹陷明顯,被玻璃管觸碰過(如下圖左圖);
c. 加熱片的使用時間過長,或使用非常頻繁,呈現(xiàn)變薄的狀態(tài)。
4、加熱片被燒壞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可能原因有:
a. 初次使用/更換玻璃管/更換加熱片后,沒有進行軟化點測試直接調用程序拉制電極,此時的熱量可能遠大于軟化點,從而導致燒壞加熱片;
b. 熱量值過大。在調試過程中,通過不斷增加熱量以獲得高電阻或小口徑的電極,當熱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燒毀加熱片。
因此,初次使用/更換玻璃管/更換加熱片后首先要進行軟化點測試,增加熱量時一般不超過軟化點的15%。
PART.03 干燥劑篇
1、干燥劑的組成及作用方式是什么?
干燥劑主要由無水硫酸鈣組成,用于吸收空氣冷卻系統(tǒng)中的水蒸氣。干燥劑對于拉制電極穩(wěn)定性較為重要,當空氣冷卻系統(tǒng)濕度增大時,拉制出的電極尖端口徑大小波動較大。因此需要多加注意干燥劑的顏色變化。
2、如何判斷何時更換干燥劑?
干燥劑干燥狀態(tài)下為藍色或者藍紫色,吸潮后變成粉紅色。當干燥劑大部分為粉紅色時(一般2/3時),需要更換干燥劑,保證拉制效果穩(wěn)定。
通過閱讀以上內容,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更加了解拉制儀配套耗材的選擇及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實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