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關于選擇性清除內毒素的方法其他吸附技術簡述

關于選擇性清除內毒素的方法其他吸附技術簡述

瀏覽次數(shù):518 發(fā)布日期:2023-9-1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采用等電點聚集法得到的蛋白質預備成分,可以用一種符合預先測定的等電點的腔隙電解體作為膜來實現(xiàn)。Lncas等發(fā)現(xiàn),這同樣能從蛋白質溶液中去除內毒素。肌紅蛋白質溶液持續(xù)循環(huán)于pH 6.98和pH 8.04,1mmol/L HEPES pH 5.1的膜內,在3h之內,內毒素的量從6000ng/L下降到6ng/1。處理其他蛋白質時,可以根據(jù)其pI值選用相應的pH 值。這個過程的特點是,需要非常小的離子力來維持一種低電流狀態(tài)。
 

關于選擇性清除內毒素的方法其他吸附技術簡述


在鋯表面,磷酸和膦酸酯有很大的親和力,內毒素能被很好地吸附到膠態(tài)錯上。這些吸附滴的效果在BSA存在下更明顯,并且其他能與鋯表面有非特異作用的蛋白質也同樣可產生這種效果。

另外一種內毒素選擇性吸附劑以聚葡基葡萄糖交叉連接為基礎結構,它們的化學結構是β-1,4-多聚-D-葡萄糖胺。在pH值等于7的條件下,聚葡基葡萄糖帶正電荷,同以上提及的其他正電荷配體一樣可用于蛋白質的去污染。為了提高在堿性條件下的效果,Kurita Water建議采用四價的聚葡基葡萄糖。

Matsumae等于1990年提出從蛋白質溶液中選擇性地吸附內毒素也可以用組胺酸固化吸附劑在超過3mol/L的鹽濃度下進行,這主要是基于配體的疏水作用。所以,類似的行為也存在于在其他陰性色譜方式下工作的疏水相互作用色譜法所采用的內毒素選擇性配體。但是,保留在高鹽溶液的蛋白質必須隨后被去除,這是一個經濟問題。

來源: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6871881
E-mail:f.he@bio-life.cn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