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AH作為一種水解內毒素的脂肪酶,能夠選擇性地水解脂質A酰氧酰基基團上的次級;湣T谒鈨榷舅貢r,AOAH的大、小亞基均起著重要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大亞基具有內毒素水解位點,同許多脂肪酶一樣,其活性位點具有特征性的Gly-X-Ser-x-Gly 共同氨基酸序列,其中的絲氨酸在維持酶的活性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當該絲氫酸被去除后AOAH水解內毒素的活性下降了99%以上。雖然大亞基在AOAH水解內毒素時起著主要作用,但僅有大亞基面沒有小亞基,AOAH水解內毒素的活性也會大大下降。小變基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AOAH前體中的小亞基區(qū),能夠促進AOAH前體進入溶酶體并被水解:②有助于維持AOAH的結構穩(wěn)定性:③能夠增強AOAH對內毒素的識別;④增加脂質A的溶解性,從而有利于大亞基與脂質A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
在組織器官發(fā)生炎癥時,AOAH可以在局部浸潤的單個核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及多形核白細胞中表達,但單個核細胞的內毒素去;钚悦黠@高于多形核白細胞。單個核細胞內的AOAH去;饔醚杆俣鴱V泛,該作用是CD14依賴性的LBP與內毒素結合后,將內毒素轉運給單個核細胞的CD14:而BPI、脂蛋白等則能抑制LBP向單個核細胞轉運內毒素。AOAH也可以釋放至胞外炎性滲液中,并且能夠降解沒有被單個核細胞等攝取的內毒素,該過程是CD14非依賴性的。由于滲出液中的AOAH水解內毒素的活性僅為胞內AOAH的1/10~1/20,因此,該過程速度較為緩慢。
除了能夠直接滅活內毒素外,AOAH水解內毒素后形成的去酰基化內毒素,也參與了AOAH對內毒素的解毒機制,該物質能夠在細胞外積聚并抑制內毒素誘導的炎癥反應。但由于局部浸潤的白細胞產生,分泌的AOAH 數量有限,因而AOAH對內毒素的解毒作用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