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JCR文獻解讀:不同siRNA混合條件對siRNA LNP結構的影響

JCR文獻解讀:不同siRNA混合條件對siRNA LNP結構的影響

瀏覽次數:1174 發(fā)布日期:2024-9-12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脂質納米顆粒(lipid nanoparticle, LNP)已被廣泛應用于遞送siRNA和mRNA等核酸藥物,其不僅保護RNA不被降解,并且促進了核酸向靶細胞和組織的遞送。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fā)現LNP中脂質分子和核酸的組裝模式顯著影響著下游的生物學性能,如細胞毒性、血液循環(huán)時間和負載RNA活性等。近期有研究報道通過調控LNP的脂質組成所形成的反六邊形結構可有效提高siRNA在細胞內的基因沉默效率。因此,LNP內部結構解析對于核酸裝載LNPs的研發(fā)和質量控制至關重要。目前,小角度X射線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和小角度中子散射(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SANS)是對LNP內部結構和脂質定位分析最常用的技術手段,但以上兩種方法嚴重依賴于特定大型儀器設備。因此,亟需開發(fā)一種通用性強的分析方法以評估LNP內部結構的分子組成。

近日,來自日本千葉大學的Keisuke Ueda團隊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發(fā)表了研究論文“NMR-based analysis of impact of siRNA mixing conditions on internal structure of siRNA-loaded LNP”。該文章利用溶液態(tài)¹H NMR探討了不同制備方法所得siRNA LNP內部結構變化,并聯合NMR、NanoFCM、SAXS和Cryo-TEM等多項技術探究了不同siRNA混合條件對所得siRNA LNP的分子組成和內部結構的影響。

圖片

01 siRNA-LNPs的制備工藝
如圖1所示,作者選取4-(N,N-二甲基氨基)丁酸(二亞油基)甲酯(DLin-MC3-DMA, MC3)為可電離脂質,并參考已商品化的LNP合成配方(MC3:DSPC:cholesterol:DMG-PEG = 50:10:38.5:1.5),使用三種不同制備方法,以考察不同siRNA混合條件對siRNA-LNPs組裝的影響。

01 預混合法
使用微流控混合器將含有siRNA的酸性溶液與脂質的乙醇溶液預先混合,隨后使用磷酸鹽緩沖鹽溶液(PBS,pH 7.4)進行透析,制備siRNA LNPs。

02 后混合法(A)
在與預混合法相同的條件下,使用iLiNP裝置將脂質溶液和不含siRNA的醋酸鹽緩沖液(pH 4.0)混合,先制備得到空載的LNP;隨后,將siRNA儲存液加入到酸性的空LNP中,倒置混合后,用PBS(pH 7.4)透析所得混合物,制備混合后的LNP(A)。

03 后混合法(B)
用上述相同方法制備空LNP后,用醋酸鹽緩沖液(pH 4.0)對其進行透析,隨后將siRNA 儲存液加入其中,倒置混合后用PBS(pH 7.4)透析,制備混合后的LNP(B)。
 

圖片
圖1. siRNA LNPs的制備方法示意圖

02 不同混合條件下siRNA-LNPs理化性質
DLS和Cyro-TEM結果顯示裝載有siRNA的LNP粒徑較空LNP略大,且后混合法比預混合法得到的siRNA-LNPs粒徑更大,并伴隨著70 nm以上顆粒數量的增加。推測這一現象是由于在混合初期形成了粒徑較大的LNP前驅體。Cryo-TEM成像下,空載LNP和siRNA LNPs形態(tài)無顯著差別,即通過形態(tài)無法判斷LNPs是否成功裝載了siRNA分子。此外,RiboGreen核酸定量法顯示三種制備方法所得LNPs的核酸包封率均超過95%,且無顯著差別。

作者進一步使用NanoFCM在單LNP水平對siRNA的裝載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三種方法制備的siRNA LNPs中空載LNP的比例均低于3.5%,且顆粒粒徑大。ㄉ⑸洌┡c核酸裝載量(熒光)呈正相關(圖2a)。此外,在預混合法制備的LNPs中,大部分顆粒都位于紅色虛線所劃分的區(qū)域,即相似大小的LNP顆粒之間的siRNA負載變化較小,而后混合法制備的LNPs顯示出更寬的粒徑范圍以及更強的熒光信號,即后混合法在提高LNP粒徑的同時可提高單個LNP上siRNA的裝載量。同時,SAXS測量結果顯示,預混合和后混合的LNPs均形成了siRNA-MC3堆疊雙層結構(圖2b)。

 

圖片

圖2. 不同方法制備的siRNA封裝效率(a)和SAXS圖譜(b)


03 混合條件對siRNA LNP組裝結構的影響
如圖3所示,NMR在分子水平表征進一步揭示了不同混合條件所得siRNA LNPs的組裝差異。在預混合法所得LNPs中,由于siRNA和MC3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其在整個LNP中均勻分布。而后混合法所得LNPs則存在siRNA富集和空siRNA的區(qū)域。這可能是由于在混合過程中,帶正電荷的囊泡在局部高siRNA濃度的區(qū)域與之形成復合物,從而形成siRNA富集區(qū)域。而另外一些帶正電荷的囊泡沒有與siRNA發(fā)生相互作用,導致空siRNA區(qū)域的出現。此外,后混合法LNP(B)中siRNA富集和空siRNA區(qū)域比后混合法LNP(A)更明顯,可能是由于早期乙醇的存在促進siRNA-MC3堆疊雙層結構的均勻混合和形成。
 

圖片

圖3. 不同混合條件得到的siRNA-LNP示意圖


結合下游細胞實驗,發(fā)現siRNA在LNPs中分布的均勻性會顯著影響siRNA的沉默效率。基于NMR對siRNA LNP內部結構的表征,可揭示siRNA LNP的分子水平異質性,對于優(yōu)化siRNA LNP制劑的制備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展望
隨著疫情的結束,RNA療法研究方向轉變?yōu)楦鼜V泛的治療性疫苗或藥物。不管是藥物的包封工藝開發(fā)、分析方法開發(fā)還是終產品的質控,都需要全面了解核酸藥物的性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NanoFCM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一種高靈敏、快速、直接、無損的核酸藥物解決方案,適用于siRNA LNP、mRNA LNP等多種核酸藥物的綜合表征,為mRNA疫苗等核酸納米藥物的研發(fā)和質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這將極大加快核酸療法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進程。
 

圖片

Tip:如您希望進一步獲取以上文章、了解納米流式在核酸藥物的應用方案或者申請儀器試用,可掃描下方客服二維碼獲取。
 

圖片

來源:廈門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6677046
E-mail:marketing@nanofcm.cn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