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免疫層析原理的簡單介紹
瀏覽次數(shù):799 發(fā)布日期:2024-10-8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熒光免疫層析的概念就是一種基于抗體-抗原特異性識別的分析技術,通過熒光信號來檢測移動的目標分子。該技術結合了免疫學、熒光學和生物化學等多個學科,具有高特異性、快速、簡便應用廣泛等優(yōu)點,不過層析檢測有一定的滯后性,檢測物里的目標物達到一定的濃度才能被檢測到,相比于PCR靈敏度不高。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免疫熒光層析。
一、熒光免疫層析原理
熒光免疫層析技術以固定有檢測線(包被抗原,T 線)和質控線(抗抗體,C 線)的條狀纖維層析材料為固定相,以測試液為流動相,熒光標記抗體或抗原固定于連接墊,通過毛細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層析條上移動。
對于帶有多個抗原決定簇的大分子抗原(蛋白、病毒等),通常采用「三明治」型雙抗夾心免疫層析方法,即待測物在流動相作用下先與熒光標記抗體結合,當?shù)竭_檢測線時再與包被抗體結合形成雙抗夾心的「三明治」型。
檢測時,樣品溶液在毛細效應下向上層析會出現(xiàn)兩種顯示結果:如果是陰性,樣本與熒光抗體不結合,熒光抗體與特定樣品偶聯(lián)劑結合,配套儀器檢測結果為陰性;如果是陽性,則樣本與熒光抗體先發(fā)生反應,當樣本抗原含量達到一定量時,熒光抗體就不再與測試區(qū)的特定樣品偶聯(lián)劑結合,配套儀器檢測結果為陽性。
二、熒光免疫層析用途
1. 生物醫(yī)學領域:檢測人體內各種生物分子,如腫瘤標記物、病毒、細菌、藥物等,用于臨床診斷、治療監(jiān)測等方面。
2. 生命科學領域:檢測蛋白質、核酸、細胞和細胞分子等,用于基因表達分析、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細胞分析等方面。
三、熒光免疫層析的缺點
由于實驗室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不穩(wěn)定、試劑盒存儲不當、熒光素底物穩(wěn)定性差等原因,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不穩(wěn)定。
四、熒光免疫層析發(fā)展趨勢
熒光免疫層析技術在臨床診斷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特別是在傳染病快速篩查、腫瘤標志物檢測以及心血管疾病早期診斷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臨床診斷外,熒光免疫層析分析還逐漸應用于食品安全檢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為這些領域的快速檢測提供了有力支持。
熒光免疫層析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xù)保持穩(wěn)健增長的態(tài)勢。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我們有理由相信該行業(yè)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