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細菌的大小實驗操作步驟
1.測微尺的構(gòu)造 顯微鏡測微尺是由目鏡測微尺和鏡臺接物測微尺組成,目鏡測微尺是一塊圓形玻璃片,其中有精確的等分刻度,在5mm刻尺上分50份(圖14一lC)。目鏡測微尺每格實際代表的長度隨使用接目鏡和接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而改變,因此在使用前必須用鏡臺測微尺進行標定。
鏡臺測微尺為一專用中央有精確等分線的載玻片(圖14—1A),一般將長為1mm的直線等分成100個小格,每格長0.0lmm即10μm,是專用于校正目鏡測微尺每格長度的。
2.目鏡測微尺的標定 把目鏡的上透鏡旋開,將目鏡測微尺輕輕放在目鏡的隔板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下。將鏡臺測微尺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先用低倍鏡觀察,調(diào)焦距,待看清鏡臺測微尺的刻度后,轉(zhuǎn)動目鏡,使目鏡測微尺的刻度與鏡臺測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兩尺左邊的一條線重合,向右尋找另外一條兩尺相重合的直線(圖15—lB)。
3.計算方法
標定公式:目鏡測微尺每格長度(μm)=兩條重合線間鏡臺測微尺的格數(shù)×10÷兩條重合線間目鏡測微尺的格數(shù)
例如,目鏡測微尺20個小格等于鏡臺測微尺3小格,已知鏡臺測微尺每格為10μm,則3小格的長度為3×10=30μm,那么相應(yīng)地在目鏡測微尺上每小格長度為3×10÷20=1.5μm。用以上計算方法分別校正低倍鏡、高倍鏡及油鏡下目鏡測微尺每格實際長度。
4.菌體大小的測定 將鏡臺測微尺取下,分別換上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玻片標本,先在低倍鏡和高倍鏡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油鏡下用目鏡測微尺測量菌體的大小。先量出菌體的長和寬占目鏡測微尺的格數(shù),再以目鏡測微尺每格的長度計算出菌體的長和寬。并詳細記錄于表15—1中。
例如,目鏡測微尺在這架顯微鏡下,每格相當于1.5μm,測量的結(jié)果,若菌體的平均長度相當于目鏡測微尺的2格,則菌體長應(yīng)為3×1.5μm=3.0μm。
一般測量菌體的大小,應(yīng)測定10~20個菌體,求出平均值,才能代表該菌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