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PCR檢測過程中,不可否認的是,沒有任何檢測是100%準確的,比如我們可能也曾聽過假陽性這個名詞,那為什么會出現(xiàn)假陽性呢?這其實跟實驗操作過程造成的污染相關,在實驗開展過程中,主要有4種污染途徑:標本間交叉污染、PCR試劑污染、PCR擴增產(chǎn)物污染、實驗室克隆質(zhì)粒污染。
如何對污染進行監(jiān)測?
1. 陽性對照
在建立PCR實驗室及一般的檢驗單位都應設有PCR陽性對照,它是PCR 反應是否成功、產(chǎn)物條帶位置及大小是否符合理論要求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標志,陽性對照要選擇擴增度中等、復性好,經(jīng)各種鑒定是該產(chǎn)物的標本,如以重組質(zhì)粒為陽性對照,其含量宜低不宜高(100個拷貝以下),但陽性對照尤其是重組質(zhì)粒及高濃度陽性標本,其對檢測或擴增樣品污染的可能性很大,因而當某一PCR試劑經(jīng)自己使用穩(wěn)定,檢驗人員心中有數(shù)時,在以后的實驗中可免設陽性對照。
2. 陰性對照
每次PCR試驗務必做陰性對照,它包括:①標本對照,被檢標本是血清就用鑒定后的正常血清做對照,被檢的標本是組織細胞就用相應的組織細胞做對照;②試劑對照,在PCR試劑中不加模板DNA或RNA,進行PCR擴增,以檢測試劑是否污染。
3. 重復性實驗
4. 選擇不同區(qū)域的引物進行PCR擴增
如何避免PCR污染?
實驗室防污染是重中之重,畢竟影響最終檢測結果,那么我們有哪些防污染的方法呢?
除了注意避免人工操作引入的污染,我們在實驗時應設立適當?shù)年栃詫φ蘸完幮詫φ眨栃詫φ找阅艹霈F(xiàn)擴增帶的最低量的標準病原體核酸為宜,并注意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每次反應都應由一管不加模板的試劑對照及相應不含有被擴增核酸的樣品作陰性對照。同時減少PCR循環(huán)次數(shù),PCR產(chǎn)物達到檢測水平就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