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CD14分子與脂多糖的結合域介紹及作為脂多糖受體的功能簡介

CD14分子與脂多糖的結合域介紹及作為脂多糖受體的功能簡介

瀏覽次數:611 發(fā)布日期:2023-2-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CD14分子與脂多糖的結合域
人類CD14與脂多糖的結合域位于CD14N端的151個氨基酸上,因為含有該序列氨基酸修剪truncation的CD14足以引起完全的生物學反應,之后研究者進一步發(fā)現,N端的65個氨基酸是CD14結合脂多糖及信號傳遞的關鍵區(qū)域。為了更精確定位CD14分子的結合位點,研究者采用基因突變等方法,使個別氨基酸的密碼子發(fā)生變異。
 


Stelter等在N端的152氨基酸區(qū)域內用丙氨酸取代而獲得一系列的CD14突變體,23種突變體蛋白質中有21種能穩(wěn)定地表達在轉染的CHO細胞表面,其中20種在血漿中對LBP以依賴性的方式結合脂多糖,只有一種突變體Ala39-Ala41,Ala43Ala44CD14不能與脂多糖或大腸桿菌發(fā)生特異性的相互作用,也不能引發(fā)由脂多糖啟動的NF-eB的核移位,且這種突變體的CD14不與CD14單克隆抗體My4發(fā)生反應?笴D14單克隆抗體My4具有廣泛的種屬間交叉反應性,與人、、豬、兔及豚鼠的單核細胞的CD14均能反應說明My4只能夠識別CD14中非常保守的表位。

上述結果顯示,N端39~44殘基是人類CD14與脂多糖結合位點的最基本部分。Shapiro等在CD14分子的N端合成有5個氨基酸相互重疊長度為15個氨基酸的多肽,其中包括含上述區(qū)域氨基酸的15肽能夠抑制脂多糖與sCD14的結合。

CD14作為脂多糖受體的功能
CD14分子作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受體的依據有脂多糖能與mCD14和sCD14分子相結合。②CD14單克隆抗體能夠抑制脂多糖刺激吞噬細胞的反應能力。③對脂多糖低反應或不反應的細胞轉染CD14 cDNA后對內毒素反應的敏感性顯著增加。④CD14分子表達缺陷的小鼠對內毒素的反應顯著下降。所以CD14被認為是內毒素重要的受體。⑤用不同顏料顯示劑分別標記脂多糖和CD14發(fā)現,在發(fā)生信號轉導的過程中有顏色重疊現象。

研究者已闡明了CD14與內毒素結合在體內的作用他們發(fā)現使用CD14抗體能夠阻止CD14與脂多糖的結合并能顯著減弱內毒素的激活效應。CD14能夠有效結合脂多糖,有LBP存在時,其結合效應能增大到100~1000倍。LBP為相對分子質量60000的糖蛋白,主要由肝臟和肺合成,與BPI和其他脂質轉移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顯著相似性。一般情況下LBP在血漿中的濃度為2~20g/L,在急性期反應時可升到100~200g/L。LBP能與脂多糖聚集體相結合,一個LBP分子能夠運輸幾百個脂多糖單體,并具有催化特性。
 


1990年Wright 等首先認識了CD14在識別脂多糖中的作用。他們發(fā)現以外周血中小劑量內毒素刺激時,巨噬細胞分泌TNF-α的效應對CD14具有依賴性,CD14單克隆抗體具有抑制TNF-α產生的能力。隨后其他學者證實CD14在巨噬細胞產生TNF-α中具有重要作用。脂多糖誘導IL-1、IL-6、IL-8、TNF-α等表達的效應可用CD14單克隆抗體進行部分抑制,這進一步證明CD14在脂多糖介導的細胞激活中的作用。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