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點:通過熒光引導手術(FGS),可以大大提高實體瘤患者的手術準確性。然而,現(xiàn)有的FGS技術由于其低穿透深度和靈敏度/選擇性而存在局限性,這在相對較短的成像窗口(<900 nm)中尤為普遍。使用近紅外二區(qū)(NIR-II)FGS,通過在長成像窗口(>900 nm)下的低自發(fā)熒光和散射,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然而,有機染料固有的自組裝性導致材料在主要器官大量積累,導致明顯的背景信號和潛在的長期毒性。
本文基于供體-受體-供體的染料的供體結構,以控制自組裝過程。最終控制形成超小染料納米團簇,從而促進腎臟排泄并最大限度地減少背景信號。該染料納米團簇不僅可以顯示清晰的血管成像、腫瘤和腫瘤前哨淋巴結的定位,還可以實現(xiàn)腫瘤陽性前哨淋巴結的高性能NIR-II成像引導手術。通過這項研究表明,基于染料納米團簇的 NIR-II FGS 顯著改善了根治性淋巴結清掃術的結果。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通過合理地設計供體結構,來控制S-D-A-D-S染料的組裝過程。研究結果表明,將己基叔(乙二醇)鏈連接到呋喃供體會導致 S-D-A-D-S 染料組裝成小的納米團簇。這些染料納米團簇可以通過腎臟迅速排泄,并且不會積聚在肝臟和骨髓等免疫器官中。染料納米團簇提供高性能的NIR-II血管造影和淋巴造影。它們還能夠實現(xiàn)高性能的 NIR-II 成像引導手術,使腫瘤相鄰的前哨淋巴結通過光學成像進行區(qū)分,從而顯著改善小鼠模型中原位乳腺癌腫瘤手術的結果(圖 1)。該方法可以克服 FGS 近紅外 II 探針的局限性,并為更有效和準確的成像引導手術干預鋪平道路。
圖1. 具有腎臟排泄特性的NIR-II BFC6TP 納米團簇,可實現(xiàn)高性能NIR-II 成像引導手術以及淋巴結(LN)、血管和腫瘤成像。
S-D-A-D-S 染料可控地自組裝成納米團簇及其體內藥代動力學
圖2. S-D-A-D-S染料可控地自組裝成染料納米團簇,而供體工程提供了一種控制自組裝過程的策略,從而形成超小染料納米團簇。
體外細胞毒性和細胞成像測試證明,我們的染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像能力。然后,研究了小鼠靜脈注射BFC6TP納米團簇后BFC6TP納米團簇的體內藥代動力學。在前5分鐘內,在膀胱中檢測到強熒光信號,而在肝臟中觀察到弱熒光信號(圖2k)。與BFC6P納米團簇相比,BFC6TP納米團簇表現(xiàn)出更快的腎臟清除率和更低的肝臟蓄積(圖2 l)。在藥代動力學實驗期間,觀察到熒光信號隨時間推移而耗盡,在 24 小時時間點幾乎消失。此外,從PBS過渡到FBS時觀察到的兩種染料納米團簇的尺寸變化表明,兩種類型的納米團簇都表現(xiàn)出分解行為。然而,與BFC6TP相比,BFC6P保持了更大的尺寸,這可歸因于BFC6P內供體上的烷基鏈導致疏水性增加。這導致肝臟中的保留更大,因此肝臟和腎臟清除率減慢(圖S8)。總的來說,BFC6TP納米團簇的低器官積累提供了更好的成像對比度,快速的腎臟排泄有助于整體生物安全性,使其非常適合NIR-II成像和成像引導手術(圖2m)。
圖3 BFC6TP納米團簇可實現(xiàn)高性能的NIR-II血管造影、淋巴造影、成像引導手術和腫瘤成像。
BFC6TP納米團簇還支持高性能的NIR-II淋巴造影和成像引導手術。腳墊注射BFC6TP納米團簇后,NIR-II淋巴造影顯示前哨淋巴結清晰(圖3f)。瘤內注射BFC6TP納米團簇后,繪制了時間依賴性LN與肌肉和腫瘤與肌肉的比率(圖3g,h)顯示前哨LN可以清晰地可視化。因此,BFC6TP納米團簇有助于通過NIR-II成像引導手術精確切除腫瘤浸潤性前哨LN。BFC6TP納米團簇還提供了位于小鼠乳房的遠端淋巴結和遠端腫瘤的成像。BFC6TP納米團簇被發(fā)現(xiàn)沿著淋巴系統(tǒng)遷移到腫瘤,因此對于癌癥手術期間的術中腫瘤可視化至關重要。在患有乳腺異種移植 4T1 腫瘤的小鼠尾部附近皮內注射 BFC6TP 納米團簇后,探針照亮了前哨淋巴結 (SLN) 和淋巴管系統(tǒng),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xiàn)強烈的腫瘤信號(圖3i)。這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探針可以從注射部位遷移到 SLN、更高級別的淋巴結和遠端腫瘤。在尾部堿基注射后24小時內,腫瘤和SLNs保持高度分離,熒光強度相對較高(圖1)。4J)。此外,將BFC6TP納米簇靜脈注射到4T1荷瘤小鼠中可提高NIR-II腫瘤成像能力,在注射后9小時內出現(xiàn)腫瘤中的最大信號積累(圖3k)。循環(huán)24 h后,4T1腫瘤中仍有高信號(圖3l),表明BFC6TP納米團簇在內部原發(fā)腫瘤被動靶向方面的潛在應用。同時識別腫瘤和腫瘤引流 SLN 的能力對各種癌癥(包括乳腺癌和皮膚黑色素瘤)的非侵入性診斷和影像學引導手術具有重要意義。
圖4. 術中NIR-II成像引導的腫瘤/腫瘤鄰近SLNs切除可有效抑制腫瘤轉移。a 描述動物實驗的設計和工作流程的方案
結論:
參考文獻
Wang, Y., Zhou, D., Ma, H. et al. An ultra-small organic dye nanocluster for enhancing NIR-II imaging-guided surgery outcomes.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24).
⭐️ ⭐️ ⭐️
近紅外二區(qū)小動物活體熒光成像系統(tǒng) - MARS
NIR-II in vivo imaging system
⭐️ ⭐️ ⭐️
恒光智影
上海恒光智影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榮獲“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立項項目”,上海市“科技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科學儀器領域立項單位。
恒光智影,致力于為生物醫(yī)學、臨床前和臨床應用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先進的、一體化的成像解決方案。
與基于可見光/近紅外一區(qū)的傳統(tǒng)熒光成像技術相比,我們的技術側重于近紅外二區(qū)范圍并整合CT, X-ray,超聲,光聲成像技術。
可為腫瘤藥理、神經藥理、心血管藥理、大分子藥代動力學等一系列學科的科研人員提供清晰的成像效果,為用戶提供前沿的生物醫(yī)藥與科學儀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