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tǒng)助力利多卡因增強抗腫瘤療效并緩解痛覺過敏研究
瀏覽次數(shù):241 發(fā)布日期:2025-3-17
來源:上海勤翔
文獻速遞| 在轉移性胃癌小鼠模型中,利多卡因增強抗腫瘤療效并緩解化療誘導的痛覺過敏
利多卡因是一種局部麻醉藥,通過阻斷神經(jīng)細胞上的鈉離子通道,以可逆且非成癮的方式阻斷疼痛信號傳導。它傳統(tǒng)上用于緩解腫瘤切除術后的切口疼痛,且近年來被發(fā)現(xiàn)具有廣譜抗腫瘤潛力。當作為化療補充藥物時,利多卡因可顯著增強抗腫瘤效果。在治療腹膜轉移癌的關鍵手段——腹腔內(nèi)化療中,常引發(fā)腹膜炎癥和腹痛,這不僅限制了藥物的耐受劑量,還影響了治療效果。因此,加強疼痛管理并聯(lián)合抗腫瘤藥物,已成為提升腹腔內(nèi)化療療效的重要策略。
近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刊登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體內(nèi)外實驗中,單獨使用利多卡因或紫杉醇對腫瘤生長的抑制效果有限,利多卡因與紫杉醇聯(lián)合治療幾乎完全抑制了腫瘤信號的增加(圖1),對腹膜轉移胃癌細胞具有顯著的協(xié)同抗腫瘤作用,顯著延長了生存時間。同時,利多卡因通過抑制炎性因子分泌,發(fā)揮抗炎活性,有效緩解了紫杉醇引起的痛覺過敏。

圖1 (B) 通過IVScope 8200活體成像系統(tǒng)每周獲取的發(fā)光圖像
(C) 發(fā)光測量的定量分析結果
動物實驗方法:裸鼠通過腹腔注射2×10⁶個MKN-45-luc細胞(懸浮于200 μL PBS中)。5天后,通過活體生物發(fā)光成像技術測量腫瘤負荷。根據(jù)生物發(fā)光估算的平均腫瘤負荷,將動物隨機分為4組(每組n=5),并分別腹腔注射750 μL的不同制劑,每2-3天注射一次,共6次,持續(xù)2周。這些制劑包括生理鹽水、利多卡因、紫杉醇和利多卡因/紫杉醇聯(lián)合制劑,利多卡因和紫杉醇的劑量分別為30 mg/kg和5 mg/kg。
在上述實驗中,研究團隊使用了
Clinx勤翔IVScope 8200系列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tǒng)進行圖像采集和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
參考文獻
[1] Peiwen Gao, Fei Peng, Jing Liu, Weiwei Wu, Guoyan Zhao, Congyan Liu, Hangxue Cao, Yuncheng Li, Feng Qiu, Wensheng Zhang. (2025). Lidocaine Enhanced Antitumor Efficacy and Relieved Chemotherapy-Induced Hyperalgesia in Mice with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9;26(2):828. doi: 10.3390/ijms26020828.
*若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