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實驗小鼠繁育:孕鼠與仔鼠的日常照料問題解答匯總

實驗小鼠繁育:孕鼠與仔鼠的日常照料問題解答匯總

瀏覽次數(shù):18235 發(fā)布日期:2019-7-30 
小鼠繁育是動物實驗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制備基因工程小鼠時常常需要幾代繁育才可以得到陽性小鼠,然而不幸的是,好不容易等到孕鼠生產,此時鼠仔竟然被吃掉了。經一番調查發(fā)現(xiàn),吃掉鼠仔的居然是它們的媽媽!本期帶大家看看孕鼠食仔的真相,及我們該如何避免鼠仔被吃掉!

鼠寶寶的尸骸

富有經驗的小鼠飼養(yǎng)員,根據平時閱歷總結,發(fā)現(xiàn)原來鼠仔被吃掉主要有這些原因:鼠媽媽誤食,營養(yǎng)不夠,飼養(yǎng)密度過高,受到驚嚇等!下面就具體看看,各種原因分析及如何應對!

原因一、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

產生原因:我們知道小鼠有5對乳腺,也就是說每只鼠媽媽最多能哺乳10只小鼠仔(前提是每個乳頭都有乳汁),而小鼠每窩可產仔5-15只不等,因此,若產仔數(shù)量超出10只時,那么先天體弱的鼠仔就會被吃掉,進而保證其他寶寶的茁壯成長。由于基因工程小鼠存在基因缺陷,因此這種情況在這類小鼠的繁殖中十分常見。

強壯鼠仔留下(  箭頭),虛弱鼠仔被吃(  箭頭)

問:當我們發(fā)現(xiàn)產仔數(shù)量較多時,怎么辦?

答:一般保證每窩數(shù)量在6-8只左右就可。當發(fā)現(xiàn)體弱仔鼠時,不用緊張,飼養(yǎng)人員也最好不要插手干擾,遵循優(yōu)勝劣汰的原則即可。

一窩小鼠6-8只比較合適

原因二、誤食?

產生原因:生仔過程十分耗費體力,生產中母鼠一般會通過吃胎盤胎膜來補充體力。剛出產道的鼠仔被包裹在胎膜中,需要靠母鼠撕破胎膜來呼吸第一口新鮮空氣,母鼠一邊舔舐鼠仔一邊吞食胎盤胎膜,在此過程中可能會誤傷到鼠仔,然后悲催的鼠仔可能就會被當成補品被一起吃掉了。

問:這種情況如何應對?

答:這種誤食屬于意外事故,一般會發(fā)生在生產過程12h內,血腥味刺激到了母鼠或者同籠的成年鼠,鼠仔就有被誤食的可能。一般可以不予插手,因為若驚動了生產中的鼠很可能會導致母鼠難產而死。

原因三、鼠寶寶竟成了營養(yǎng)品被吃掉!

產生原因:對于孕產期的母鼠對日糧的要求比較高,若母鼠營養(yǎng)不足肯定會對鼠仔下狠手,這種情況下即便僥幸存活的鼠仔也是個頭偏小、被毛雜亂。

問:這種情況如何觀察并避免發(fā)生?

答:首先從皮毛、精神等外部特征判斷母鼠是否營養(yǎng)充足,營養(yǎng)充足的小鼠皮毛順滑、眼睛有神、精神狀態(tài)良好。如發(fā)現(xiàn)母鼠營養(yǎng)不足時,可及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油脂等營養(yǎng)物質,如可以添加雞蛋、麥芽、瓜子等,此處強烈推薦熟雞蛋,營養(yǎng)全面又方便獲得,大寫的贊!一般會在整個孕產過程及哺乳期給予營養(yǎng)補充!

小鼠日常營養(yǎng)(可以補充雞蛋)

原因四、孕鼠密度過大?

產生原因:若籠位的密度過高就會影響到小鼠的生長發(fā)育,以EVC籠位為例,一般每個籠子適合6~7只成年小鼠生活,如果里面有懷孕母鼠,就要考慮到鼠仔出生后的空間,飼養(yǎng)密度過大,后期鼠仔出生后除了會增加被吃的概率,還會增加被踩踏致死的概率。

過于密集的小鼠飼養(yǎng)

問:一般孕鼠安排幾只一籠比較合適?

答:以EVC籠位為例,一籠中放懷孕母鼠2-3只比較合適,這樣除了保證鼠仔出生后的空間,母鼠間還能互相幫忙喂養(yǎng)鼠仔,提高鼠仔的存活率。不過對于做轉基因的小鼠來說的,盡量單獨一鼠一籠,因為可以避免其他成年鼠對鼠仔的傷害。

原因五、原來母鼠還沒學會當媽媽!

產生原因:若母鼠的媽媽未給予它足夠的母愛,它就會按照自己的成長軌跡照顧下一代;或有些母鼠第一次做媽媽,會比較神經質,一旦仔鼠被挪動或沾染了陌生的氣味,母鼠就不認為是自己的孩子了,結果就是鼠仔被吃掉或者被活活餓死。

問:遇到母性不好母鼠怎么破?

答:一般就直接找母性好的ICR小鼠做奶媽!ICR小鼠因其性格溫順,常作為很多品系如C57BL/6、129S、DBA等小鼠的代孕媽媽。ICR懷孕時間(早1-2天)應接近并早于繁殖的母鼠,待繁殖的母鼠產仔后,將這些鼠仔替換掉ICR的鼠仔。替換時應將這些鼠仔在ICR母鼠的糞便上蹭一蹭,讓鼠仔有ICR的味道,這樣操作之后就不易發(fā)生食仔了。

美貌與溫柔并存的的ICR小鼠

原因六、感受到危險信號的本能反應

產生原因:母鼠很容易收到驚嚇,比如光照、噪聲、經常性觀察等。另外母鼠對氣味的變化也非常敏感,若鼠籠混入陌生的味道,母鼠嗅到鼠仔身上有特殊氣味,鼠寶寶就很可能被吃掉!

問:如何避免此類情況發(fā)生?

答:在小鼠剛出生的幾天里最好不要用手翻動鼠仔,如實驗必要,可以鑷子輔助翻動,翻動過后給仔鼠抹上母鼠的氣味,比如糞便、臟的墊料等,務必盡量保證母鼠能辨認出仔鼠。

其他原因:如果發(fā)現(xiàn)母鼠患乳房炎或產后不下乳(缺乳),致使鼠仔過度吮吸,會使母鼠產生反感甚至憤怒。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如遇到了,那就只能找奶媽ICR小鼠來解決了(具體操作請參考第五條)。

以上就是鼠毒食子的的真相大還原,想想還是挺可怕的,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的發(fā)生,我們的飼養(yǎng)員一定要密切注意以上因素。

考慮到基因編輯小鼠的特殊性,如常常構建一個基因敲除小鼠需要3-6月,需要經歷幾代繁育,加上某些基因敲除鼠很神經質,我們一定要密切注意。下面我們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在基因編輯小鼠繁育時,如何避免被吃!

1. 首先,找好代孕媽媽:選擇母性佳的ICR初產母鼠作為代孕母親,選用7-8W的體態(tài)優(yōu)美的,不要健美和肥胖的,體重在20-24g為佳;精神狀態(tài)好、眼睛明亮、被毛順滑。

2. 確保營養(yǎng)充足:母鼠在妊娠期或哺乳過程中對于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會比較高,可以添加雞蛋、麥芽、瓜子以求母鼠有足夠的營養(yǎng)哺育下一代。

3. 分娩和生產后時禁止打擾:小鼠生產一般在半夜,除非實驗必要,一般是禁忌母鼠在分娩過程中或在哺乳期受較大噪音、驚嚇等刺激以及頻頻觀察;補充食物和水時應輕手輕聲的,因為此時的母鼠既虛弱又神經質;

4. 盡量避免混入陌生味道:禁止用手去觸摸鼠寶寶;盡量產后一周內不換籠盒,保證籠盒內不混入陌生味道;若母鼠非首次產仔并且母性有保障的情況下,換籠盒后可從舊籠盒中取少量臟墊料和糞便放在仔鼠周圍,這樣也能減少新環(huán)境引起的母鼠食仔和不帶仔現(xiàn)象。

上述就是為大家解讀的鼠仔被吃掉的原因及如何應對措施,一般來說鼠仔被吃多發(fā)生在生產過程中的12h左右,如果母鼠可以安靜地度過這個階段,那么鼠仔就比較安全了。被吃掉是鼠仔死亡的一個很大原因,但也會存在其他如被踩踏死亡,餓死、公母鼠同籠時被鼠爸吃掉等原因,所以我們在小鼠孕育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以上因素,保證我們的鼠寶寶健康成長!

來源: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021-64340008
E-mail:service@bioraylab.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