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淺談自身免疫疾病模型——EAE與銀屑病

淺談自身免疫疾病模型——EAE與銀屑病

瀏覽次數(shù):6350 發(fā)布日期:2019-9-3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功能紊亂而引起機體攻擊自身器官、細胞和組織的疾病,常見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多發(fā)性硬化癥、銀屑病等。目前,因其具體生物學發(fā)病機制不明確,尚不能被徹底治愈,只能通過治療緩解癥狀和控制疾病進展。
      可喜的是,近年有研究發(fā)現(xiàn), Th17 細胞通過分泌炎癥細胞因子 IL17A, 廣泛參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通過抑制 Th17 細胞的分化或使用抗IL17的抗體能夠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我們專為自身免疫而改造的B-hIL17A mice以及基于該小鼠構建的自身免疫疾病新模型-EAE & 銀屑病。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and Th17 cells[2].
B-hIL17A mice
1. 基本信息
2. 蛋白質表達分析

ELISA分析C57BL/6和純合B-hIL17A小鼠血清中IL17A蛋白含量。
結果顯示:C57BL/6小鼠中可檢測到小鼠IL17A,在純合B-hIL17A小鼠中可檢測到人IL17A。
3.B-hIL17A小鼠白細胞亞群分析(脾臟)

流式細胞術分析C57BL/6和B-hIL17A小鼠脾臟白細胞亞群。
結果顯示:純合B-hIL17A小鼠中白細胞亞群與C57BL/6小鼠相似,表明T/B,NK,單核細胞,DC和巨噬細胞的發(fā)育不受IL17A人源化改造的影響。
4.B-hIL17A小鼠T細胞亞群分析(脾臟)
流式細胞術分析C57BL/6和B-hIL17A小鼠脾臟T細胞亞群。
結果顯示:純合B-hIL17A小鼠中的T細胞亞群與C57BL/6小鼠中相似,表明T細胞發(fā)育不受IL17A人源化改造的影響。
 
小結
綜合以上模型驗證實驗,表明B-hIL17A小鼠人源化改造成功,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情況與野生型相比基本無異,因此,可利用該小鼠進一步構建自身免疫疾病模型。
MS/EAE模型
      多發(fā)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炎性脫髓鞘性疾病,由自身反應性Th細胞驅動。目前,Th17淋巴細胞在MS發(fā)病機制研究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如:Th17細胞不同亞群不同程度的致病性,以及分泌效應細胞因子的作用等),經批準的MS療法也為患者帶來了明顯益處, 但臨床用藥需求尚未完全解決。
      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AE)是一種誘導的脫髓鞘疾病模型,其主要癥狀與人MS非常相似。
      百奧賽圖基于B-hIL17A mice構建了理想的EAE小鼠模型,可用于相關藥物臨床前篩選實驗,模型數(shù)據(jù)如下所示:
 
1.EAE模型構建流程
2. EAE模型小鼠臨床評分
在10周齡B-hIL17A小鼠中通過MOG35-55/CFA乳劑PTX誘導EAE(F, n = 5)。MOG: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 PTX:百日咳毒素。
3.EAE模型小鼠H&E及IHC染色
EAE期間小鼠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 的局部炎癥(F,n = 5)。在MOG/CFA和PTX免疫后第45天,取脊髓,進行腰椎切片H&E和IHC染色。
結果顯示:MOG組炎癥細胞浸潤明顯增加,髓鞘蛋白明顯減少。
4. EAE模型小鼠淋巴結IL17A+細胞檢測
流式分析B-hIL17A小鼠淋巴結內IL-17及IFNγ蛋白表達情況(對照組 & MOG誘導組)。
結果顯示:MOG誘導后, B-hIL17A小鼠淋巴結中hIL-17及mIFNγ蛋白表達增加。(A)蛋白表達分析;(B)細胞數(shù)目分析。
5. EAE模型小鼠中樞神經系統(tǒng)(CNS)IL17A+細胞檢測
流式分析B-hIL17A小鼠CNS內IL-17及IFNγ蛋白表達情況(對照組 & MOG誘導組)。
結果顯示:MOG誘導后,B-hIL17A小鼠CNS中hIL-17及mIFNγ蛋白表達增加。(A)蛋白表達分析;(B)細胞數(shù)目分析
6. hIL17A抗體療效評估
小鼠發(fā)病后進行hIL17A抗體治療,檢測臨床評分和體重變化情況。
結果顯示:hIL17A抗體處理后,臨床評分水平遠低于未給藥對照組。
銀屑病模型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疾病,全球發(fā)病率約在2%-3%,其分子機理研究表明患者體內免疫細胞過度釋放促炎癥因子(如IL17等),先天及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長期處于激活狀態(tài),從而引發(fā)多組織及器官的持續(xù)性損傷,其中角質形成細胞、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扮演了重要角色。
      銀屑病目前尚無法完全治愈,只能通過藥膏,光療,免疫抑制劑等療法控制癥狀,百奧賽圖基于B-hIL17A mice構建了理想的銀屑病小鼠模型,以期助力更多、更有效的的藥物臨床前研發(fā)。

1.銀屑病模型構建流程
 
IMQ(伊米喹莫特乳膏)局部涂抹于左耳和背部,QD x 15
 
2.銀屑病模型小鼠表征及臨床評分
對照組及IMQ誘導組小鼠表征(左圖)及臨床評分(右圖)。
結果表明:IMQ顯著增加皮膚炎癥的臨床表征。
3.銀屑病模型小鼠H&E染色及表皮厚度


將對照組及IMQ誘導組小鼠耳部及背部皮膚進行H&E染色(上圖)及厚度測量(下圖)。
結果顯示:IMQ可顯著增加耳部和背部皮膚的表皮厚度。
 
更多模型小鼠,盡在百奧賽圖,歡迎您的垂詢!
參考文獻:
[1] doi:10. 3969 / j. issn. 1000-484X. 2018. 07. 026
[2] Oukka, M. (2008). Th17 cells in immunity and autoimmunity.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67(Suppl 3), iii26 iii29.doi:10.1136/ard.2008.098004
聯(lián)系我們:
  • 訂購電話:010-56315318
  • 訂購郵箱:order@bbctg.com.cn
  • 咨詢郵箱:info@bbctg.com.cn
  • 網(wǎng)址:http://www.bbctg.com.cn
  • 地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科創(chuàng)六街88號院3號樓12層
來源:百奧賽圖(北京)醫(y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010-56967680
E-mail:info@bbctg.com.cn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