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人、月亮寶寶、瓷娃娃、人魚寶寶......這些看似唯美動聽的名字實際代表的卻是一類冰冷的生命殺手——罕見病。FDA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球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 多種,患者中近50%為兒童,且僅有不到10% 的罕見病有已批準的治療藥物或方案。不過病雖罕見,但關愛并未罕至,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罕見病藥物開發(fā)的政策,罕見病藥物開發(fā)正當時!
圖片源自國際罕見病官方網站
罕見病藥物開發(fā)面臨著患者數量少,研究樣本稀缺,臨床試驗難度高的困境,更需要依靠合適的動物模型破局。穩(wěn)定可靠的罕見病動物模型的建立與供應,對于罕見病的發(fā)病機制研究、藥物靶點研究以及治療效果評價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計的潛力。謹以此文,介紹一些罕見病模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 血友病
在眾多罕見病中,血友。╤emophilia)是知名度最高的之一,一度被稱為“皇室病”,該病曾由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家族通過聯姻傳播給歐洲多個皇室,引起多位皇室男性成員因微小的損傷即流血不止,甚至死亡。現在我們已經清楚血友病是一組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多為男性,女性極其罕見。
血友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可分為血友病A(F8凝血因子功能異常)和血友病B(F9凝血因子異常)兩種,前者占血友病患者的80%~85%,后者B占15%~20%。在小鼠上敲除F8或F9基因,即可構建相應的血友病動物模型,在小鼠上模擬出人血友病的癥狀。南模生物自主構建了F8-KO和F9-KO的基因修飾小鼠,可用于血友病發(fā)病機制、藥物篩選或基因治療評價等研究,模型詳細介紹見往期推文:疾病小鼠模型系列之血友病篇
圖3. 南模F8敲除鼠的F8活性以及APTT(凝血活酶時間)檢測
圖4. 南模F9敲除鼠肝組織中F9基因的表達以及血漿中F9蛋白的濃度檢測
02 杜興肌營養(yǎng)不良癥
杜興肌營養(yǎng)不良癥(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致死性肌肉疾病,由位于Xp21的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突變引起。我國每年約有400-500例DMD患兒出生,患者一般3歲左右發(fā)病,出現行動困難,走路搖擺等癥狀,隨著病情加重,多數患者在12歲左右喪失獨立行走能力;30歲前因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DMD同樣是一種單基因病,通過基因修飾改造小鼠的Dmd基因,可以在小鼠上模擬人類DMD的癥狀,進行基礎研究或基因療法的開發(fā)。南模生物自主構建了Dmd基因點突變模型Dmd-Q995X,該小鼠抓力顯著降低,并且骨骼肌肌間隙變寬,肌纖維大小不一,細胞核聚集,炎性細胞浸潤,表現出了DMD的癥狀。
圖5. 南模Dmd-Q995X小鼠HE染色(A),肢體抓力測試(B)
03 免疫球蛋白G4相關疾病
免疫球蛋白G4相關疾。╥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炎癥伴纖維化的疾病,可累及身體幾乎所有器官,根據累及組織或器官的不同,疾病名稱有所不同,如唾液腺受累的米庫利茲病,胰腺受累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膽管受累的硬化性膽管炎,后腹膜受累的腹膜后纖維化等。
圖6. IgG4-RD中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IgG4-R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T細胞具有較強相關性,研究發(fā)現破壞T細胞活化連接蛋白LAT可以獲得IgG4-RD的疾病模型。南模生物自主構建了Lat-Y136F點突變小鼠模型,該模型將小鼠LAT基因第136位的酪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小鼠表現出淋巴細胞增殖紊亂,多種Th2型細胞因子的高表達,B細胞大量活化,血清IgG1和IgE水平升高等癥狀,這些表型與IgG4-RD的病理學基礎十分相似[7,8]。IgG4-RD模型詳細介紹見往期推文:一文讀懂新命名罕見病——IgG4 RD
圖7. Lat-Y136F敲入小鼠胰腺、唾液腺和腎臟的組織病理學特征[4]
04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低磷佝僂病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低磷佝僂。ˋDHR)是由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第176或179位氨基酸的雜合點突變引起的,該突變使得患者體內FGF23水平持續(xù)增高,尿磷排泄增加,血磷下降。ADHR的臨床表現為,兒童期發(fā)病者多表現為下肢畸形、身材矮小,成人或青少年期發(fā)病者多表現為骨痛、乏力、骨質軟化。
圖8. ADHR原理圖[5]
通過基因修飾的手段,構建Fgf23-R176Q點突變小鼠,即可獲得小鼠ADHR模型。研究發(fā)現,Fgf23-R176Q小鼠同時給予低鐵飲食,小鼠可以表現出明顯的低磷酸鹽血癥性和骨軟化癥[1]。
圖9. 鐵離子缺失導致Fgf23突變小鼠出現ADHR癥狀[6]
05 糖原累積病Ⅰa型
糖原貯積病(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是一類因機體糖原代謝酶缺陷使糖原在組織中分解障礙而沉積過多,或由于糖原合成酶缺陷而致組織中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個組織、器官,以肝臟、腎臟、心臟和肌肉受累為主,大多數患者表現為肝大、低血糖、貧血及生長發(fā)育滯后;疾÷适敲20000~25000活產胎兒中約有1例。根據突變基因的不同,糖原貯積病可分為多個亞型,其中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亞基基因(G6PC)功能缺失突變引起的的為I a型(GSD-Ia)。
圖10. Consequences of defective G6Pase[7]
早在1996年,科學家就構建了G6pc敲除小鼠來模擬人類GSD-Ia癥狀。但這些小鼠表現出非常嚴重的葡萄糖穩(wěn)態(tài)平衡表型,斷奶后難以存活[8]。因此,構建肝臟特異性G6pc敲除小鼠模型(G6pc-flox與Alb-Cre交配)成為一種更好的選擇,這種小鼠可作為研究GSD-Ia長期病理生理學和潛在治療策略(例如細胞療法)的替代動物模型[9]。
圖11. 肝特異性G6pc缺陷小鼠發(fā)生肝細胞腺瘤和癌[9]
南模生物罕見病小鼠模型
2018年5月,國家五部委聯合發(fā)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同年10月,中國罕見病聯盟成立,這是中國罕見病事業(yè)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國家解決罕見病問題的決心。南模生物同樣是“健康中國一個都不能少”這一目標的踐行者,目前已經開發(fā)了數十種罕見病模型,助力罕見病的基礎研究及藥物開發(fā),模型列表如下:
每一位罕見病患者的生命,都有不一樣的色彩,都可能綻放出絢爛的光亮。讓我們攜起手來,守護好罕見病患者,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繽紛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