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內可含有B細胞和漿細胞的浸潤,但B細胞系的腫瘤浸潤性細胞作用和抗原特異性尚不清楚。本文利用10x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探究了HPV陽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腫瘤微環(huán)境中體液免疫反應的抗原特異性。
文章詳情
文章題目:Defining HPV-specific B cell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中文題目:HPV特異性B細胞在頭頸癌患者的應答
發(fā)表時間:2021.09
期刊名稱:Nature
影響因子:49.962
實驗平臺:10x Genomics Chromium scRNA-seq
DOI:10.1038/s41586-020-2931-3
研究內容
TME中存在HPV特異性的ASCs
研究者首先從表達p16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組織的FFPE切片中提取DNA并檢測到人乳頭瘤病毒(HPV)的DNA,p16是HPV狀態(tài)的替代標志物。接下來,研究者在原發(fā)性腫瘤的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s)、轉移性淋巴結(metLNs)和p16+ HNSCC患者中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里計算抗體分泌細胞(ASCs)的數(shù)量。與PBMCs相比,TILs和metLNs中ASCs的富集程度更高。隨后研究者嘗試探究腫瘤微環(huán)境(TME)中的ASCs是否產生針對HPV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由于TME中IgG+ ASCs經(jīng)常出現(xiàn),故利用經(jīng)典的HPV癌基因E6和E7,和調節(jié)蛋白E2來研究抗原特異性IgG+ ASCs特征。與宮頸癌不同,E2在大多數(shù)HPV相關的HNSCC中都有表達。在所測試的抗原中,E2的特異性反應占主導地位,18例患者配對的metLN和TIL樣品里HPV特異性IgG+ ASCs的頻率具有相關性。然而在外周血中檢測不到HPV特異性的ASCs,說明這是一種區(qū)域性的ASC反應。而在p16- HNSCC腫瘤中,淋巴細胞浸潤程度明顯降低,且缺乏HPV特異性的IgG+ ASCs和IgG+記憶B細胞(MBCs)。綜上所述,研究者發(fā)現(xiàn)TME中產生的HPV特異性IgG抗體處于活躍狀態(tài),而E2蛋白是體液免疫反應的主要靶點。
Fig.1 HPV陽性HNSCC患者TME中存在HPV特異性抗體分泌細胞
人HPV特異性抗體的生成
研究者在之前的研究中鑒定到一類抗原特異性B細胞并命名為“激活的B細胞”(ABCs),是與ASCs不同的增殖細胞,屬于MBC譜系并在接種疫苗或感染后出現(xiàn)在外周血液中。為了確認TME中是否存在HPV特異性ABCs并能產生HPV特異性人單克隆抗體,研究者利用流式分選技術和熒光標記的E2蛋白從HPV+ metLNs中純化出HPV特異性ABCs,并制備單克隆抗體。此外,研究者還從單細胞分選的ASCs中獲得另一種E2特異性單克隆抗體。E2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在重鏈和輕鏈可變區(qū)表現(xiàn)出高度的體細胞超突變(SHM)。E2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重鏈可變區(qū)平均有28個SHM,明顯高于急性病毒感染、潛伏性病毒感染等情況下產生的抗體,與HIV相當。研究者還從另一患者的ASCs中克隆到3種E6特異性抗體,也顯示出高度的SHM。這些結果表明TME中存在針對腫瘤相關病毒抗原的ABCs和ASCs,而且ABC的存在和HPV特異性抗體中高水平的SHM暗示對這些病毒抗原長期不間斷的體液免疫反應。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分析TME中的B細胞
研究者使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從3例HPV+HNSCC患者metLNs和TILs中獲得的純化細胞測序分析TME中B細胞系活化細胞的組成。此外,研究者還對一例接種季節(jié)性流感病毒疫苗的健康人外周血中分離出的活化細胞(接種7天后)進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上述所有單細胞測序共獲得8271個細胞的結果,并鑒定到4種細胞類群,根據(jù)基因表達譜和基因集富集分析結果將這4群命名為ABC、ASC、生發(fā)中心B細胞(GCB)和暫時性細胞(表現(xiàn)為ASC、GCB和增殖基因集富集的雜交表型)。雖然這四種細胞類群中均含有來自metLNs和TILs的活化細胞,但是在GCB中沒有接種疫苗的健康人細胞,在暫時性細胞里也幾乎沒有。這些結果表明,TME中包含幾種抗原刺激過的B細胞類群:ABC、GCB和ASC。
為了研究三種主要B細胞類群的轉錄組差異,從患者和接種疫苗的健康人中分離出這三類細胞進行研究。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鑒定到兩個主成分(PC),總共解釋了大約60%觀察到的轉錄差異。PC1解釋了41%的轉錄差異,能夠區(qū)分ASC、ABC和GCB,并將組織和血液中的ABC區(qū)分開。在不考慮樣品來源的情況下,ASC中常見的ASC相關基因表達上調而B細胞系基因表達下調。腫瘤來源的ASC除了上述特征,漿細胞相關基因也上調表達,表明腫瘤相關的ASC細胞表型更像漿細胞。GCB高表達的基因表明其促進對生發(fā)中心的限制作用。來源于外周血的流感特異性細胞與腫瘤來源的細胞不同,高表達參與細胞遷移的基因。TME中的B細胞和漿細胞可通過多種免疫調節(jié)蛋白抑制抗腫瘤免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低水平表達到中等水平表達GZMB、IDO1和TGFBI的ASCs外,大多數(shù)前人描述的免疫調節(jié)基因表達水平都是不可檢測或表達水平低,與初始B細胞的表達水平相當。
Fig.2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鑒定TME中細胞類型組成
Fig.3 TME中B細胞和漿細胞的轉錄和空間特征
主要結論
本研究在HPV陽性的頭頸癌患者樣品中檢測到HPV特異性的B細胞反應,并在原位產生HPV特異性IgG抗體。ASC細胞存在于TME中,而流感特異性細胞招募最少,表明存在局部的抗原特異性ASC反應。HPV特異性ASC反應與血漿IgG滴度相關,該反應針對HPV蛋白E2、E6和E7,其中對E2的反應最明顯。研究者通過腫瘤內的B細胞和漿細胞生成了幾種HPV特異性的人單克隆抗體,這些抗體表現(xiàn)出高水平的體細胞超突變,與慢性抗原暴露一致。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檢測到TME中存在ABC、GCB和ASC。與腫瘤實質相比,B細胞和ASC優(yōu)先定位于腫瘤間質,與ABC一起,表明生發(fā)中心反應正在進行�?傮w而言,研究者發(fā)現(xiàn)TME中存在抗原特異性活化細胞、GCB和漿細胞,為人類癌癥體液免疫反應研究提供信息并提示腫瘤浸潤性B細胞可以被用于開發(fā)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
Wieland, Andreas et al. “Defining HPV-specific B cell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Nature vol. 597,7875 (2021): 2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