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生物學研究中,CRISPR/Cas9 技術為構建基因敲除小鼠提供了高效精準的手段。以下是運用該技術構建基因敲除小鼠的詳細實驗流程:
實驗設計
1、目標基因的選擇與 sgRNA 設計
2、實驗動物選擇
實驗材料制備
1、體外轉錄或合成 CRISPR 組件
2、顯微注射混合液配制
將 sgRNA 按照 50 - 100ng/μL 的濃度、Cas9 mRNA 以 100 - 200ng/μL 的濃度,一同混合于顯微注射緩沖液中,常用的是 RNase - free TE 緩沖液。倘若實驗用到了 HDR 模板,還需依據(jù)具體實驗需求,準確加入線性化質; ssDNA,并合理調整其濃度。
受精卵的獲取與顯微注射
1、超排卵與受精卵采集
2、顯微注射
胚胎移植與代孕母鼠
1、代孕母鼠準備
通過讓結扎雄鼠與雌鼠交配,誘導雌鼠產生假孕狀態(tài),這些代孕母鼠將作為胚胎移植的受體,為后續(xù)植入胚胎提供孕育環(huán)境。
2、胚胎移植
依據(jù)胚胎發(fā)育所處的階段,將培養(yǎng)好的胚胎準確移植到代孕母鼠相應的部位,若是兩細胞期胚胎,一般移植到輸卵管;若已發(fā)育至囊胚期,則移植到子宮。為提高妊娠成功率,通常每只母鼠會移植 10 - 15 枚胚胎。
子代小鼠鑒定
1、F0 代小鼠基因型分析
樣本采集:待子代小鼠出生大約 3 周后,小心剪取其尾巴,以此提取基因組 DNA,作為后續(xù)基因型分析的樣本。
PCR 擴增靶區(qū)域:專門設計能夠擴增 sgRNA 靶點附近區(qū)域的引物,利用 PCR 技術對樣本 DNA 進行擴增,獲取足量的靶區(qū)域 DNA 片段用于后續(xù)檢測。
檢測方法:
2、嵌合體篩選
F0 代小鼠有很大概率是嵌合體,即其身體部分細胞攜帶突變基因。為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純合子,需要將 F0 代小鼠與野生型小鼠進行配種,繁育出 F1 代,再從 F1 代中篩選出純合子個體。
表型分析與品系建立
1、表型分析
生理功能檢測:密切觀察子代小鼠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各項生理指標,包括生長速度、行為模式、代謝水平等方面是否出現(xiàn)異常,以此推斷基因敲除對小鼠整體生理功能的影響。
分子水平驗證:運用 Western blot、qPCR 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目標蛋白或者 mRNA 在小鼠體內的表達情況,確定是否因基因敲除而出現(xiàn)表達缺失,從分子層面揭示基因功能變化。
組織學分析:制作小鼠組織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細致觀察不同組織器官的結構和細胞形態(tài)變化,探尋是否存在組織特異性的表型改變,進一步剖析基因敲除引發(fā)的深層次生物學效應。
2、品系純化
通過連續(xù)回交或者兄妹交配的方式,在 F1 代、F2 代中逐步篩選并培育出純合子個體,建立起穩(wěn)定遺傳的基因敲除小鼠品系,為后續(xù)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動物模型。
注意事項
脫靶效應:在實驗前期,要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學工具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脫靶位點,對于關鍵實驗,如有必要還需進行全基因組測序驗證,確保實驗結果的精準性,避免因脫靶效應導致錯誤結論。
胚胎存活率:由于顯微注射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很可能對胚胎造成損傷,進而影響其存活率。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要反復優(yōu)化注射條件,包括注射物質的濃度、注射體積等參數(shù),盡可能降低對胚胎的傷害,保障實驗順利推進。
基因型 - 表型關聯(lián):鑒于 F0 代嵌合體小鼠表型可能不明顯,不能僅憑 F0 代表型判斷基因功能,需要通過繁育獲得 F1 代,對 F1 代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表型分析,以此建立準確的基因型 - 表型關聯(lián),揭示基因的真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