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利用 CRISPR/Cas9 技術構建基因敲除小鼠的實驗流程

利用 CRISPR/Cas9 技術構建基因敲除小鼠的實驗流程

瀏覽次數(shù):122 發(fā)布日期:2025-4-2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在現(xiàn)代生物學研究中,CRISPR/Cas9 技術為構建基因敲除小鼠提供了高效精準的手段。以下是運用該技術構建基因敲除小鼠的詳細實驗流程:

實驗設計

1、目標基因的選擇與 sgRNA 設計

  • 靶基因分析:首先要確定目標基因,著重挑選其外顯子區(qū)域,一般優(yōu)先選取早期外顯子,這樣能有效提高基因敲除的成功率。
  • sgRNA 設計:借助專業(yè)的在線工具,像 CRISPR Design、Benchling、CRISPOR 等來精心設計靶向目標序列的 sgRNA。設計時要嚴格把關,篩選出高特異性的 sgRNA,盡可能避免脫靶現(xiàn)象,其長度通常固定為 20bp。與此同時,Cas9 的選擇也不容忽視,一般常用來源于化膿鏈球菌的 SpCas9,并且要保證它與所選的 sgRNA 能夠完美兼容。另外,如果實驗需要引入特定突變或者大片段缺失,那就得著手設計同源重組修復模板(HDR 模板)。

2、實驗動物選擇

  • 小鼠品系:實驗常選用 C57BL/6 或者 FVB/N 等品系的受精卵,而且要選取處于原核期的胚胎。這些品系的小鼠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應用廣泛,能為實驗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基礎。
  • 動物倫理:整個實驗必須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嚴格審批,確保實驗過程遵循動物福利原則,不對實驗動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實驗材料制備

1、體外轉錄或合成 CRISPR 組件

  • sgRNA 合成:可以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體外轉錄法。若選擇體外轉錄,務必添加 T7 啟動子以及 sgRNA 骨架,以此保障 sgRNA 的正常合成與后續(xù)功能發(fā)揮。
  • Cas9 mRNA 制備:同樣采用體外轉錄的方法來制備 Cas9 mRNA,過程中要添加 5' 帽結構以及 polyA 尾,這對提高 Cas9 mRNA 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能確保它在后續(xù)實驗環(huán)節(jié)中穩(wěn)定發(fā)揮作用。
  • 純化:完成 sgRNA 和 Cas9 mRNA 的制備后,要對它們進行精細純化,去除可能存在的雜質。因為雜質一旦混入,極有可能影響后續(xù)胚胎的存活率,干擾實驗進程。

2、顯微注射混合液配制

將 sgRNA 按照 50 - 100ng/μL 的濃度、Cas9 mRNA 以 100 - 200ng/μL 的濃度,一同混合于顯微注射緩沖液中,常用的是 RNase - free TE 緩沖液。倘若實驗用到了 HDR 模板,還需依據(jù)具體實驗需求,準確加入線性化質; ssDNA,并合理調整其濃度。

受精卵的獲取與顯微注射

1、超排卵與受精卵采集

  • 超排卵:對雌性小鼠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間隔 48 小時后,再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此刺激雌鼠超排卵,為后續(xù)獲取充足的受精卵創(chuàng)造條件。
  • 交配:將完成超排卵處理的雌鼠與雄鼠合籠,之后仔細檢查雌鼠陰栓情況,以此確認受精卵是否處于原核期,正常情況下受精后約 0.5 天受精卵會處于該關鍵時期。
  • 受精卵收集:確認受精卵狀態(tài)后,處死雌鼠,小心沖洗其輸卵管,從中精準收集處于原核期的受精卵,這些受精卵將作為后續(xù)實驗的核心材料。

2、顯微注射

  • 顯微操作:運用專業(yè)的顯微注射儀,將預先配制好的 CRISPR 混合液(包含 sgRNA、Cas9 mRNA,如有需要還包括 HDR 模板)精準注入受精卵的原核或者細胞質內。這一步操作對技術要求極高,需要操作人員具備精湛的顯微操作技能。
  • 胚胎培養(yǎng):完成顯微注射后的胚胎,要在適宜的體外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直至發(fā)育到兩細胞期或者囊胚期,這個過程大約需要 24 小時。在此期間,要嚴格把控培養(yǎng)條件,確保胚胎能夠正常生長發(fā)育。

胚胎移植與代孕母鼠

1、代孕母鼠準備

通過讓結扎雄鼠與雌鼠交配,誘導雌鼠產生假孕狀態(tài),這些代孕母鼠將作為胚胎移植的受體,為后續(xù)植入胚胎提供孕育環(huán)境。

2、胚胎移植

依據(jù)胚胎發(fā)育所處的階段,將培養(yǎng)好的胚胎準確移植到代孕母鼠相應的部位,若是兩細胞期胚胎,一般移植到輸卵管;若已發(fā)育至囊胚期,則移植到子宮。為提高妊娠成功率,通常每只母鼠會移植 10 - 15 枚胚胎。

子代小鼠鑒定

1、F0 代小鼠基因型分析

樣本采集:待子代小鼠出生大約 3 周后,小心剪取其尾巴,以此提取基因組 DNA,作為后續(xù)基因型分析的樣本。

PCR 擴增靶區(qū)域:專門設計能夠擴增 sgRNA 靶點附近區(qū)域的引物,利用 PCR 技術對樣本 DNA 進行擴增,獲取足量的靶區(qū)域 DNA 片段用于后續(xù)檢測。

檢測方法:

  • TA 克隆測序:將 PCR 產物進行克隆處理,之后測序分析,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精準檢測出插入 / 缺失(Indel)突變情況,為判斷基因敲除效果提供直接依據(jù)。
  • T7E1 或 Surveyor 酶切: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快速篩查,通過檢測雙鏈 DNA 錯配情況,初步判斷基因是否發(fā)生突變,能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樣本,提高篩選效率。
  • 高通量測序(NGS):該技術能夠精確解析突變類型,同時還能深入分析是否存在脫靶效應,為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保駕護航。

2、嵌合體篩選

F0 代小鼠有很大概率是嵌合體,即其身體部分細胞攜帶突變基因。為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純合子,需要將 F0 代小鼠與野生型小鼠進行配種,繁育出 F1 代,再從 F1 代中篩選出純合子個體。

表型分析與品系建立

1、表型分析

生理功能檢測:密切觀察子代小鼠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各項生理指標,包括生長速度、行為模式、代謝水平等方面是否出現(xiàn)異常,以此推斷基因敲除對小鼠整體生理功能的影響。

分子水平驗證:運用 Western blot、qPCR 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目標蛋白或者 mRNA 在小鼠體內的表達情況,確定是否因基因敲除而出現(xiàn)表達缺失,從分子層面揭示基因功能變化。

組織學分析:制作小鼠組織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細致觀察不同組織器官的結構和細胞形態(tài)變化,探尋是否存在組織特異性的表型改變,進一步剖析基因敲除引發(fā)的深層次生物學效應。

2、品系純化

通過連續(xù)回交或者兄妹交配的方式,在 F1 代、F2 代中逐步篩選并培育出純合子個體,建立起穩(wěn)定遺傳的基因敲除小鼠品系,為后續(xù)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動物模型。

注意事項

脫靶效應:在實驗前期,要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學工具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脫靶位點,對于關鍵實驗,如有必要還需進行全基因組測序驗證,確保實驗結果的精準性,避免因脫靶效應導致錯誤結論。

胚胎存活率:由于顯微注射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很可能對胚胎造成損傷,進而影響其存活率。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要反復優(yōu)化注射條件,包括注射物質的濃度、注射體積等參數(shù),盡可能降低對胚胎的傷害,保障實驗順利推進。

基因型 - 表型關聯(lián):鑒于 F0 代嵌合體小鼠表型可能不明顯,不能僅憑 F0 代表型判斷基因功能,需要通過繁育獲得 F1 代,對 F1 代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表型分析,以此建立準確的基因型 - 表型關聯(lián),揭示基因的真實功能。

來源:上海雛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18121036151
E-mail:wc_marketing@weichilab.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